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女子炒股虧了400萬元 一聽説“股票”發抖胸悶

  • 發佈時間:2015-07-02 14:23: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亮  責任編輯:張明江

  近段時間以來,跌宕起伏的股市,操碎了一眾股民的心。前一天股票出現陡崖式跌停,慘綠一片;可剛過一兩天,股市就強力反彈。跌跌漲漲的股指,如同讓股民們坐上了過山車一般,不少人大呼“驚險刺激,小心臟都受不了!”昨天,記者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了解到,近半個月來,每天都會有3到6人因受不了股市震蕩,到該院接受心理治療。

  溫醫大附二院心理醫生每天接診3到6位股民

  今年端午節前,上證綜指以13%的周跌幅、單日超過1000隻個股跌停的陣勢嚇呆了所有投資者。節前一週,不斷下跌的股票波及範圍幾乎達到1億個賬戶,可謂“哀鴻遍野”。僅6月19日當天,上證綜指就慘跌6.42%,1088隻個股跌停。

  “受這一次熊市影響,這半個月來,每天都會有3到6位市民因為股票及其相關事宜前來接受心理治療。”溫醫大附二院心理醫生戴王磊告訴記者,這種情況此前並未遇到過。據介紹,這部分“心理受傷”的股民,年齡在25至45歲之間,患者多表現為睡不著、過於擔心、患有抑鬱症等,而大部分患者是由家人帶領或者陪同到醫院治療。

  炒股虧了400萬元

  一聽説“股票”發抖胸悶

  戴王磊醫生跟記者介紹了其中兩個印象較為深刻的接診案例。

  市民小花(化名)30多歲,最近她的情況有些不太妙。只要電視節目或者親戚朋友一提到“股票”二字,或者在討論與股票相關的事情時,小花便會全身發抖,胸悶喘不過氣來。在家時,小花則習慣性用被子將自己全身包裹起來,她還多次告誡家人“不許説股票,不然我會害怕。”

  到了晚上,失眠又纏上了小花。看著小花的精神狀態每況愈下,家人無計可施,只能帶著小花去諮詢心理醫生。

  原來,小花此前一直有在炒股,但都較為謹慎。前段時間股市一片大紅,小花耐不住“寂寞”了,加上身邊親戚朋友也在不斷加倉,小花就投入了大部分積蓄。沒想到,滿懷信心的小花屢遇跌停,總共虧損了400多萬元,這下她傻眼了,沒幾天便出現了上面的症狀。

  辭職幫親友炒股

  血本無歸每天鬱鬱寡歡

  小明(化名)曾是一名小學老師,肩負著神聖的教書育人職責。教書之餘,小明同時也在炒股,是一名擁有近十年股齡的老股民。在股海裏沉浮多年的小明,曾經靠著炒股獲得過不少收入,也因此被身邊的親戚朋友讚為“股票行家”。一波又一波牛市的到來,讓小明下了決心,辭去了教師一職,投入專職炒股的隊伍,決心放手一搏,立志成為一名職業炒股能手。

  對小明信任有加的親戚朋友們,由於本身不懂股票,便紛紛將多年積蓄寄放在小明處,讓他幫著大家一起投資炒股。融資成功的小明本打算大幹一場,但卻不幸遭遇“滑鐵盧”,不斷跌停的股票讓小明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不僅自己與親友多年的積蓄打了水漂,自己穩定的在編工作也成為了過往雲煙,一連串的打擊下,小明再也扛不住了。

  每天,小明總是鬱鬱寡歡,甚少出門的他,基本不與人溝通交流,抑鬱症嚴重時還曾一度想要自殺。

  心理抗壓能力差

  炒股需適可而止

  “股票作為一個公共投資行為,誰都有權利也都能夠參與,但從心理層面分析,有些人是不適合炒股的。”戴王磊跟記者分析了幾種不適合炒股的類型。

  “有些人特別敏感,膽子又特別小,做什麼事都格外小心謹慎的話,他(她)其實並不太適合炒股。”戴王磊説,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怎麼樣,對於判斷他是否適合炒股非常重要,有的人心理素質不過硬,風險稍大一些就難以承受,這樣的人炒股要適可而止。

  同時,炒股也離不開健康的身體,心臟有毛病的人應慎入股市,以免“心理K線”頂不住“股市K線”,造成心臟負荷不了而引發危險。另外,老年人也需要謹慎炒股,確保炒股金額不要過大,以免因情緒波動發生不必要的意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