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1/7的85後能接受被劈腿 如果不努力更易成“備胎”

  • 發佈時間:2015-05-11 09:44: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肖衛香  責任編輯:張明江

  汽車的備胎方便及時取代爆掉的輪胎,使汽車不至於中途拋錨;而“感情備胎”就是給自己在感情的歸宿上像輪胎一樣多一個甚至多個備份。夾在80後和90後之間的“85後”介於青澀與成熟之間,他們把婚戀關係看成人生中第三重要的大事。據相關調查機構發佈的《85後上升趨勢》報告發現:近兩成85後曾做過備胎,而男性的“備胎率”更高,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曾經做過備胎。你震驚了嗎?

  “數”説:1/7的85後能接受被劈腿

  調查顯示,近兩成(17.7%)85後坦承在愛情中做過別人的備胎,還有18.7%的受訪者對自己在愛情中的定位感到困惑,表示不確定自己算不算備胎。從性別上看,男性的“備胎率”更高,每五個中就有一個曾經做過備胎(21.7%),而女性做過備胎的比例則僅約十分之一(13.6%)。低學歷者也是備胎的高發人群,高達36.7%的人做過別人的備胎,而這個比例在中、高學歷者則僅分別為16.1%和21.5%。而從收入上看,高收入者做過備胎的比例反而高(中等收入:15.4%<低收入:17.6%<高收入:23.6%)。但中等收入者的感情狀態最為曖昧,超過兩成(21.5%)表示不知道自己當時算不算備胎。

  在愛情中遭遇另一半的劈腿如何應對?64.5%的85後表示完全不能接受,但也有13.1%的85後“可以接受”。對於劈腿的容忍度,男性略高於女性(男性:15.1%>女性:11.1%)。已婚人士對另一半劈腿的包容度略高於未婚人士(已婚:14.7%>未婚:11.1%)。學歷越低,對劈腿容忍度越高。其中低學歷者中三分之一表示能接受另一半劈腿,而高學歷者中能接受劈腿的僅約十五分之一(低學歷:33.3%>中等學歷:13.1%>高學歷:6.5%)。

  本次調查中,雖然大多數85後(67.4%)只有一個穩定的性伴侶,但7%的85後表示目前有多個性伴侶,並且,這部分人群中以已婚者居多(51%)。從性別上看,超過一成的85後男性目前有多個性伴侶,女性擁有多個性伴侶的比例雖然不及男性,但也達到了3.1%。而從收入上看,收入越高,擁有多個性伴侶的比例越高。

  溯源:思想開放是不介意當備胎的原因?

  何謂備胎?據介紹,愛情中備胎一般抱著“守候”的心態,守著自己的一廂情願,等候對方的回心轉意。既明白現階段沒有機會,卻又希望(奢望)在不久的將來她會知道自己的好,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備胎毫不厭倦自己的職責,努力地發揮其填補時間空隙“搬運工人”管接管送等功能。不知情者會以為備胎是她的男朋友,但當別人問起時,她便會一臉驚訝地表示她跟備胎只是“好朋友”。而其他人很快便會醒悟到備胎其實只是備胎,當然,女孩正色地劃清界線時,並不會理會站在旁邊的備胎有多不安和尷尬。

  本來,在85後的前輩中,當備胎是可恥的,但思想更加開放的85後卻不這麼認為。85後消費著使用著各色物質,消費著接納著百家思想,更加自戀,對於85後這個特殊時代的群體,思想要比80後普遍開放,又不同於90後。而溯及根源,當第一次出現80後這個詞彙時候,對比發現,85後往往更高調,自我,張揚,個性,自信;但也不像90後那樣過分自我和追求個性。或許,這正是85後不介意當備胎的原因。

  當然,85後也不盡如此。“我當然不願意當備胎,但是當自己醒悟過來已經成為備胎的時候,也就注意把持距離吧。”來自江蘇的26歲鐘某透露,曾經有過2段當備胎的經歷。

  物質:房子是結婚必不可少的條件

  相關研究表示,對於85後來説,人生是一筆對於每個人都很公平的財富,生活無異於消費人生。據顯示,錢、職業、戀愛婚姻位於85後焦慮榜前3名。此外,住房、車、孩子、未來、學業、個人健康、家庭、父母分列其後。

  關於結婚的必備條件,52.1%的85後男女青年認為,房子是結婚必不可少的物質前提,而23.3%認為,有房有車才能結婚,20.2%表示可以接受裸婚,13.3%要求必須有存款,54.8%能接受租房結婚,但也有43.4%不能接受租房結婚。此外,結婚主流居住方式為自購房,佔32.5%。

  儘管85後對房車等物質的願望很性感,但是現實卻很骨感。

  有媒體報道稱,按照相關的數據,以在海南工作的85後正常收入水準來算,一年只能買房子面積的2㎡。而據報告數據顯示,受訪的85後人群中,一線城市52.1%擁有自己的私家車,二線城市39.3%擁有自己的私家車,以報告顯示的數據趨勢來看,排名越靠後的城市擁有私家車的人數越少。沒有車每月車?婚戀道路還能愉快地約起嗎?

  分析:為什麼85後是特殊的一個群體

  據海口市相關社科專家表示,先不論調查取樣和數據結果的科學性,但85後確實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當時間感、距離感、位置感同時處於高度變動之中,人因環境而發生了重大的突變。首先是時間感的改變,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在極度密集的時間內,中國社會發生的變革對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影響巨大,改變了人們的‘時間感’。”據介紹,在50後、60後甚至大部分70後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生活環境的變化是非常緩慢而且微小的,在這樣氛圍中長大,當然會比較傾向於相信時間本身的充沛而因此對環境産生較強的耐受能力,但是,在80後、90後的成長歷程中,中國社會的節奏變了,導致人們對工作、職業等長期關係的心理契約的牢固程度大大減弱,經濟壓力與自我包裝成為指揮棒,在這種生存焦慮的干擾下,人們更容易輕率的做出變化或放棄的決定;其次,距離感的改變主要表現在社交網路的影響,虛擬接觸的深度、密度和廣度都遠遠戰勝了肉身,這是人類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現象。

  “位置感的變化因為計劃生育的影響,421家庭結構在1985年之後成為中國社會的絕對主流,從出生開始,孩子們就是在其他家庭成員的高度關注中長大的,關注不再是一個稀缺的、需要爭取的資源,而是迅速過剩。”該專家表示,高關注度所帶來的自我中心主義,進入社會之後,會表現出對周邊環境缺乏探察、對他人情緒反應不夠敏感、過於執著于自我感受的傾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