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雙重標準致“剩女”增加 相親會女性多於男性

  • 發佈時間:2015-03-09 16:45:59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張品秋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上海有人民公園的相親角,北京有中山公園的格言亭。無論南北,為孩子的婚事操心的家長們心情都是一樣的:孩子的大事不解決,年也過不踏實。與焦慮的家長相比,當事兒女倒顯得很淡定。與其為結婚妥協、還不如自己一個人活得自在的觀念,成為釀成越來越多單身貴族的重要原因。

  “大事不解決,年也過不踏實”

  每週日下午,中山公園北門的格言亭附近都會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匆匆路過的遊客可能把它當成跳蚤市場,其實它是家長們自發組織的相親大會。亭子外面的地上一排排整齊地鋪著招親資訊,每張寫有資訊的紙片後面,都站著一位頭髮花白、略顯疲憊卻雙眼充滿希望的家長。

  “都33了還沒找到男朋友,她自己不急家裏人可急壞了。平時上班沒時間,過年這麼長時間放假,不相親不是白浪費了。”來自湖北的鄒女士為獨生女的婚事十分發愁。今年過年她沒讓閨女回老家,而是全家來到北京與女兒團聚。“婚房和我們住的房子早買好了,戶口也落下了,就等她成了家,我們就搬過來。”鄒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閨女嫌棄老家人學歷低、觀念落後,一心想在北京找對象。“中山公園這個活動我來了好幾次,看到條件還不錯的就留個聯繫方式。今天孩子去約會的男孩,就是我上次來時認識的一家。”

  雙重標準導致“剩女”增加

  “三八”節前後,人們常常看到有關城市大齡剩女話題的討論。近日,經濟學人集團智庫中國研究主管兼全球高級經濟學家劉倩,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了為什麼中國的大城市會有大齡剩女現象。

  無論從男女人群的絕對數量還是從學歷來看,即便是北上廣這些有大量高學歷高收入女性的城市,20至39歲適婚年齡裏面的男性數量依然是遠遠多於女性。那為什麼相親會上的女性遠遠多於男性呢?劉倩認為原因來自男女雙方面。一方面,不少女性有雙重標準問題,好比求職者總幻想找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既要對方單純善良,還要高富帥,既要對方事業成功又要天天陪在身邊這種對“暖男”+“真命天子”=“暖龍”的結合體無限期待,會在婚姻市場的選擇上出問題。另一方面,男性也有強烈的雙重標準,要老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聰慧風趣漂亮賺錢之外還要掃地洗碗做飯看娃。男性不能接受受過教育的並把家務活外包出去的職業女性。這種現象突出表現在一個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而社會文化和人們心態還沒有足夠快相應調整變化的時候。

  建議“剩女”變“勝女”

  因此當宏觀上整體社會觀念沒有儘快改變的同時,人們可以通過微觀上的調整來提高婚姻幾率。首先是要調整對己對人的雙重標準,合理調整婚姻期望值,也不能隨意湊合。其次,找不到工作時我們會去進修或培訓來提高自己的技能,沒有找到另一半的時候,也要抓緊充電,通過健身、旅遊、讀書等等,讓自己在婚姻市場上更有魅力,也讓自己的生活更精彩。再次,一個城市找不到工作,換一個城市。一個行業不適合自己,尋找自己感興趣和可以發揮優勢的行業。最後,“剩女”概念本身是非常具有歧視性的,應該用“勝”字代替,或者加引號,作為一個社會課題而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群來單指。

  同病相憐

  相親家長成知交

  除了鄒女士這樣的新北京人,公園相親會上更多的是北京本地人。來這裡的家長大多認同“婚姻意味著兩個家庭的結合”、“相親要先相父母,後相子女,父母穩重大方,兒女也錯不了”之類的觀點。家長之間能否看上眼成為兒女們能否結緣的第一關。

  家住西二環的齊先生來這裡四個多月了,跟不少人都混成了半熟臉。他一邊抽煙一邊對記者説:“我最討厭來不來先炫富的那种家長,什麼家裏有三亞海景房、兒子月薪多少萬、開什麼牌子的車。經濟條件差不多就行了,關鍵是看孩子爭不爭氣。”

  正説著,只見齊先生跟一位迎面走來的男士熱情地打招呼、遞煙。原來這是齊先生在相親會上結識的另一位家長,他兒子跟齊先生的兒子年齡相倣,兩個孩子都從事IT行業,都喜歡打遊戲,不喜歡與人交往。更巧的是齊先生與這位老先生曾在一個系統工作。於是同病相憐的兩位老父親越聊越投緣,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本為兒子找對象而來,結果兩位老人成了好朋友。記者在現場看到,兩人相約一會兒等人散了,在公園裏找個清靜的地方“殺一盤”。

  恐婚的究竟是誰

  一邊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一邊卻是都市單身貴族們對父母相親這種“新式包辦婚姻”的抵觸心理。

  “像超市挑商品一樣被人看來看去,張口就問年紀、問工作、問學歷,條件不好就像理虧一樣。這哪還有什麼尊嚴,哪還有什麼感情可談!”留學歸來的璐璐被父母拉著參加過一次中山公園相親會,結果被家長們直奔主題的“務實精神”深深嚇到,後來説什麼也不肯去了。其實璐璐條件很好,年齡也不大,但璐璐媽還是擔心女兒淪為大齡剩女,對女兒的相親大事始終大包大攬。璐璐無奈地感嘆:“恐婚的不是我,是我媽。”

  對於這種現象,北京心靈智慧婚戀培訓機構創始人、情感教練趙永久認為:“如今整個社會已經多元化,父母幫子女找對象也算是一個補充。但也應該看到,年輕人的觀念已經變化,兩代人觀念已然不同,父母的喜好和兒女的喜好不見得統一。年輕人對婚姻家庭有自己的看法,父母應當尊重兒女的真實感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