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黨報關注剩男剩女問題:節假日成逼婚日相親日

  • 發佈時間:2014-11-11 06:05: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11月11日,“光棍節”。

  這是一個年輕的節日,也是屬於年輕人的節日。無數以“剩”字輩自居的年輕人在這一天焦慮、煩惱與狂歡。為什麼“剩下”了?“剩下”有錯嗎?該怎麼拯救那些“剩下者”?來聽聽小蒙的故事,故事裏有無奈,更有希望和啟迪。

  “節假日,變成了逼婚日和相親日”

  小蒙,女,29歲,律師事務所工作,學歷研究生,戀愛經驗零。

  在電話裏又經歷了父母一番反覆嘮叨,小蒙賭氣般地在婚戀網站寫起了自己的“徵婚簡歷”。

  “這麼優秀的女孩,怎麼會剩到現在了?”聽説她還處於單身狀態時,親戚朋友都有些驚訝,這些詫異的目光讓小蒙感到渾身不自在。

  真的很“老”了嗎?被説得多了,小蒙也有些沮喪。可是,在她留學的時候,這個年齡段的單身男女也是“一抓一大把”,大家相安無事,沒有人催促戀愛、結婚,為什麼在中國就這個樣子呢?“還不如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孤獨終老算了!”小蒙抱怨。

  “剩男”“剩女”“必剩客”“剩鬥士”……不知何時起,這些標簽開始在小蒙身邊流傳開來。電視裏,相親節目如火如荼;媒體網站上,對“剩男”“剩女”的報道連篇累牘;甚至一度在兩會上,這也成了熱點話題——有人大代表提出將法定婚齡降低至18歲,以解決“剩男剩女”問題。

  相親大軍也一下子多了起來。婚姻仲介——這種在自由戀愛時代似乎該成古董的機構——生意也重新紅火。城市裏的公園等公共場所,“相親角”“相親大會”猶如雨後春筍,詭異的是,來相親的卻不都是年輕人,還有一群憂心忡忡的父母,手裏舉著子女的資料“貨比三家”——仿佛一下子又從自由戀愛時代回到了“父母包辦”時代。

  小蒙這樣的80後,成為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年齡群。根據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佈的《2013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對於女性,66.6%的女性認為,30—35歲沒結婚應該被稱為剩女,81.5%的男性則認為,女性一過30歲沒結婚就是剩女,其中60.9%的男性認為,28—30歲是剩女的終極門檻。對於男性,70.3%的女性認為,35—40歲沒有結婚的男性是剩男,67.6%的男性則認為,30—35歲沒有結婚就是剩男。無論怎麼算,80後都是“剩男”“剩女”的主力軍。

  在網際網路上,更有這樣一種調侃:27—28歲的未婚人士叫“剩鬥士”;29—30歲的叫“必剩客”;31—35歲的叫“鬥戰剩佛”;超過35歲的就被尊為“齊天大剩”。社會輿論的脅迫之下,這些調侃多少透著些無奈。

  “有句歌詞叫‘落單的人最怕過節’。”小蒙説,“以前過節喜歡回家待著,現在卻最怕回家。一回家,節假日就變成了逼婚日和相親日。”

  “從小到大都沒湊合過,憑什麼這事兒要湊合”

  幾年前,小蒙的媽媽就開始操心女兒的婚姻大事了,一向不怎麼上網的小蒙媽還不知從哪兒學來了網路新詞兒:“小蒙,你可別成了‘剩女’啊!”

  小蒙媽的擔憂最終還是變成了現實。小蒙媽開始在家鄉四處為她張羅相親。一開始,小蒙覺得好笑,還裝模作樣的跟人聯繫一番,後來就開始以各種藉口搪塞,最後小蒙乾脆坦率説自己沒打算回家鄉工作,也沒時間異地戀,把他們都拒絕了。

  小蒙媽急了:“傻妮子,你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合不合適,感情是慢慢培養起來的。你到底還嫁不嫁人了?”小蒙也很生氣:“媽,您這是讓我湊合嗎?我從小到大,從學習到工作,什麼事情您都讓我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完成,憑什麼這事兒就要讓我湊合!”

  小蒙媽年輕時就是經人説媒“湊合”著嫁給小蒙爸的,夫妻生活一直磕磕絆絆,小蒙不想像父母這代人那樣。

  小蒙匿名把這件事發到了網上論壇,得到了很多支援。這讓她感到有些安慰。網上關於“剩男剩女”的話題,也一直爭論不休。

  有人説,所謂“剩男”“剩女”,都是偽命題。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什麼時候結婚,與別人無關,無所謂“剩”與“不剩”的問題。“剩”下的,過得未必不好;“不剩”的,未必過得就很幸福。這些概念不過是輿論渲染、炒作的結果。

  也有人説,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敢結也結不起。現在婚姻的物質成本越來越高昂,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説,有限的薪資待遇在高企的房價和婚戀成本面前,顯得弱不禁風。

  小蒙也不想一直“剩”下去,但卻討厭被逼迫。“我現在很熱愛我的工作,朋友也多,過得忙碌而充實,為什麼非要被年齡所脅迫呢?”

  “其實如果問為什麼剩下,我也可以找出一千個理由,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小蒙説,就像網上有人説的那樣,你剩或不剩,年齡都在那裏,不減只增;你愛或不愛,生活就在那裏,不悲不喜。

  “‘剩下’有錯嗎?這似乎是一個沒有結論的話題。”小蒙説。

  “愛情還是要相信的,萬一等到了呢”

  妥協還是反抗?這是一個問題。

  小蒙的朋友也一直苦口婆心地幫她樹立“正確的擇偶觀”:作為一個女性,不管事業有多成功,家庭始終是最重要的。擇偶的心態要平和,標準不要太理想化、眼界太高。

  小蒙反駁説,我要求高嗎?我也沒有像那些拜金女那樣要有房子、有車子、有錢才能結婚,心態怎麼不平和?我就想順其自然,擇偶觀怎麼不正確了?

  可是,怎麼面對親戚朋友喋喋不休的言語催促?怎麼面對被家長強行安排的趕鴨子上架的各種相親約會?怎麼面對社會上洶湧如潮的輿論壓力?

  “躲”“吵”都已經試過了,難道真的要降低擇偶要求,趕緊找個對象來消除對“女人三十豆腐渣”的恐懼嗎?還是堅持“光榮地剩著”?

  不久前,小蒙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個理論:剩女是社會幸福感的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剩女越來越多,體現了女性在當今社會的自尊、自信和對於個人價值的執著追求,社會應該尊重個人生活觀的選擇,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覺得最開心、最舒服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應該用傳統觀念來評價別人的選擇。大齡剩女不是剩,是挑,是要求比較高,比較看重婚姻價值,看重自己的選擇。與其將就,不如挑一挑,剩一剩。

  小蒙覺得説出了自己的心裏話。現在社會這麼多元,個人的選擇也應當是多元化的,怎樣幸福、怎樣去生活,這是生活方式的個人選擇,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管別人説什麼呢。

  11月11日,“光棍節”又到了,怎麼度過呢?小蒙心裏暗自盤算:相親,這個可以有;愛情,也還是要相信的,萬一等到了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