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有錢就是這麼任性”是心理隱患 今年如何不任性

  • 發佈時間:2015-01-05 09:08:15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新聞背景

  新年伊始,據各媒體紛紛對於2014年網路流行語進行排名盤點,“有錢就是這麼任性”直衝榜首。隨後,我們梳理了一下最近的熱點新聞,像2014年11月23日河北唐山街頭“最牛婚禮”,2014年12月5日南韓“堅果返航”事件,2014年12月11日“亞航事件”,好似都是“有錢就是這麼任性”的典型代表。剖析以上這些類似事件,既反映出當下深層的社會問題,又反映出當事人個體的心理特質,確實引人深思。

  任性不是好習慣

  “最近任性這個詞很流行,我也在檢討,我做校長的時候是不是有點任性。”近日,前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根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開場白裏首先就提到了“任性”這個流行詞。與此同時,在央視《新聞1+1》“今日關注”節目裏,主持人白岩松也就“亞航事件”,以及中國遊客的任性等等話題,與相關專家進行了深刻的探討。

  我們不難發現,的確,任何一句流行語的橫空出世,都不是偶然的,它一定是契合了某種社會現象或者社會心理,才能夠激發集體共鳴。比如這句“有錢就是這麼任性”,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套用各種不同的版本,像“有顏就是這麼任性”、“年輕就是這麼任性”……但歸根結底,落腳點都是“任性”。

  “任性”這個詞,誰都不陌生,搞不好我們自己身上就有“任性”的影子。前幾天,有一位媽媽就向筆者求助説,她25歲的女兒特別任性,只要爸媽沒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拒人千里之外,不和爸媽説話,不吃家裏的東西,也不喝水,讓爸媽又氣又急。

  我們都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般來説,兒童由於心理髮展還不成熟,對許多事情缺乏認識和判斷能力,多少都有點兒任性。但成人接二連三擋不住地“任性”,就發人深省了,難怪心理學家稱,每個成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壞小孩”。

  究其根源,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李建明教授指出,成人長大後的性格問題多半是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一味遷就,會使其很難適應社會,也更易遇到挫折和障礙。“任性”時通常會伴隨著煩躁、憤怒的情緒,經常性的情緒失控,會讓人無法正確認識和判斷事物。同時,“任性”對身體的影響很難避免,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心理研究發現,遇挫和受壓會促進體內應激激素皮質醇分泌,長此以往,會導致體重增加、血壓升高。

  很顯然,“任性”絕不是什麼好習慣,很多人一度搬出歌壇天后王菲來證明“只要有資本就可以任性”,但截至目前,“任性”的結局似乎大多不太美好。據説,“最牛婚禮”被媒體曝光後,兩位“高調婚嫁”的父母,腸子都悔青了;“亞航事件”後,國家旅遊局也宣稱將把相關遊客行為納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就連南韓那位不可一世的財閥後代趙顯娥,迫於輿論壓力,也不得不辭去她擔任的大韓航空集團的職務。

  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

  也是在不久前,看到一則報道,説現代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比如適應能力差,愛炫耀,太任性,等等,殊不知,這些問題多半與我們的心理需求有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一項研究表明,任性其實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需求是人的本能,心理學上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分為五級: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從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人的需求在不斷遞進,滿足了上一個需求之後,就會自動尋求下一個需求。

  這大概也就可以解釋,那麼多“有錢就是這麼任性”的熱點事件,無非就是,我不缺錢了,我現在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請仰視我,請遷就我,如此而已。我們之前經常講一個笑話,有一個人説,等我有錢了,我要買兩碗豆漿,喝一碗,倒一碗。而現實版的笑話是,喝酸奶只舔瓶蓋,酸奶直接扔掉,我就是這麼任性。以此類推,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任性的人,你指望他在旅途中文明,那幾乎不可能。

  更可怕的是,成人世界的“任性”很有可能會複製給下一代。著名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專家曾奇峰總結説,“在不健康的成長環境中,孩子的原始情感表達方式會停留在原地,在其成人階段,仍會用幼稚的方式表達情感,這種方式多半會具有歇斯底里的特徵,包括高度誇大,具有強烈的表演色彩,希望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強求他人滿足自己不合理願望等。”

  另據世衛組織研究成果表明,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性,而這種習性則成為誘發孩子心理疾病的病灶,導致孩子産生暴力傾向和行為、性格孤僻,受挫力差,易患交際恐懼症、自閉症等心理問題和疾病。另一項調查則表明,我國獨生子女中約30%有適應能力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病灶是潛在的危機,是一顆定時炸彈,到一定時期就會爆炸,引發心理疾病和更嚴重的後果。

  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承受成人“任性”帶來的隱患了,就在我寫這篇稿件的時候,在飛往香港的航班上,又一次發生了乘客之間為了調整座位,大打出手的事件。面對這些“任性”的成人,陸續出臺的相關懲罰措施,一定會讓他們為自己的“任性”埋單,那麼,在“任性”行為頻發之前,有沒有更好的心理預防機制呢?

  不任性,從管好小事開始

  先來説説孩子們的任性吧。還記得《爸爸去哪兒》嗎?Angela不願意起床大發脾氣,森蝶因不適應一直哭個不停,楊陽洋動輒撅嘴説“我不和你玩了”,小明星們的任性,在熒幕下一覽無余。那麼,怎麼招架孩子的任性呢?

  著名心理學專家柏燕誼支招説,首先,給孩子一個緩衝期,如“再玩10分鐘,我們就要睡覺了”,預定時間到了,就要和善而堅定地執行,孩子慢慢養成習慣,任性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其次,給孩子一個冷靜期,當孩子正處於情緒爆發時,家長不妨“冷處理”,不予理睬,讓孩子感到任性地哭鬧無濟於事,在孩子平靜下來後,再借機進行説服教育;最後,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通過做遊戲、講故事,換位思考,讓孩子體會到任性給別人帶來怎樣的感受。

  “任性”從來不是人的天性,而是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染上了“任性的惡習”,做父母的一定要有所覺察,及時彌補和糾正之前的“過失”教育。今天的孩子們,可能在物質上都很富足,但要看到,孩子們任性的背後,一定有不被滿足的心理需求,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

  再回過頭來看看“任性”的成人們,近日,就有心理學家專門研究“任性女人”,並得出同樣的結論,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作為男人,既要懂得寬容,又要把握好寬容的尺度,不能一味退讓。

  “我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36歲的蘇陽告訴我,他老婆就特別任性,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和婆婆鬧彆扭,或者,衝孩子發脾氣。看見朋友一家去南韓旅遊,她吵著鬧著也要去南韓旅遊。

  那麼,怎麼克服成人的“任性”呢?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發現,能延遲滿足自己願望的人未來會有更大的成就。我們也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考驗一下自己:首先,從提升定力和承受力做起,學會管理情緒,而不是簡單地發泄情緒;其次,換位思考,不輕易做出過激反應;再次,向長輩學習,聽老一輩講人生經歷,自然懂得珍惜生活,淡定面對挫折。另外,心理學研究還發現,通過對一些小事,如:坐時不蹺腿,冥想5分鐘,不説某些口頭禪,持續地自我控制,會讓自控力變得強健。最後,聽聽心理學家胡慧嫚的建議吧,或許,每個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身上還留著年幼時的“任性”,但現在的我們,已經長大,成熟而有力量,一方面,我們要接納那個真實任性的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重新創造新的自我!2015年來啦,希望我們能更好地成為自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