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拉行李老漢每晚露宿車站 只為給讀研女兒多寄點錢

  • 發佈時間:2014-12-23 09:03: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拉行李老漢每晚露宿車站 只為給讀研女兒多寄點錢

  流花路旁,兩名露宿者吃過晚餐後下起象棋消遣。

拉行李老漢每晚露宿車站 只為給讀研女兒多寄點錢

  流花路旁,兩名露宿者正在用柴火煮著冬至的晚餐。

拉行李老漢每晚露宿車站 只為給讀研女兒多寄點錢

  兩個露宿者結伴吃飯。

拉行李老漢每晚露宿車站 只為給讀研女兒多寄點錢

  露宿在廣州火車東站的沈伯。

  記者冬至夜訪街頭露宿者,發現“他們都在努力生活著”

  昨日是冬至,傍晚6時剛過,廣州已是夜色深濃,寒風入骨。

  對老廣來説,冬至大過年,這一天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在廣州的街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把“家”安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卻有著一個同樣的身份——露宿者。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有家人,但卻無法在這個節日的夜晚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在這個弱冷空氣來襲的冬至,他們是如何度過的?

  露宿者相聚煮食過冬至

  昨日一股弱冷空氣令整座城市的氣溫微跌2.3 ,雖然日間可見陽光尚算和煦,但入夜後也不禁讓人瑟瑟發抖。城中很多上班族都早早下班,有的回家和家人團聚過節,有的約上朋友到火鍋店吃上一頓。而與這些溫馨熱鬧的應節畫面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街頭那些“以地為床”的露宿者們。

  昨天傍晚6時,記者來到越秀區泰康路。路旁騎樓的屋檐下,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一名露宿者蜷在角落。其中一個流浪漢直接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被子蓋住了大半個身體,頭頂旁邊放著一把打開的雨傘,用來抵擋寒風。

  他對記者説,冬至對他來説,不過是又一個冬夜。一陣寒意襲來,他又縮回到被子裏,在馬路傳來的車鳴聲中,很快睡著了。這樣度過一個寒夜,他早已習以為常。

  當然,還有不少露宿者很重視這個傳統節日,家人不在身旁,他們便和“鄰居”們一起過節。昨天晚上6時50分許,在流花路一角,不少露宿者聚集於此,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有的正在燒火煮食,有的剛剛吃飽,在打撲克和下象棋。“今晚比平時熱鬧,雖然沒吃餃子,但也算吃飽喝足了。”其中一人説,平日他們都是各有各忙,由於冬至的關係,才聚在一起。

  義工送來物資撒播暖意

  在江灣酒店對出,有兩名露宿者還沒睡,用被子裹著身子,在微弱的路燈光線下用方言聊著天。兩人手裏都握著一瓶啤酒,不時喝上兩口。“今天過節,有志願者過來送飯,我們就把今天賣瓶子賺的幾塊錢買啤酒了,冬至要暖暖身子。”其中一人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普通話説,他們是同鄉,今天特意約來一塊過節,而在這個節日,讓他們感到溫暖的,還有志願者們的愛心。自入冬以來,經常都會有不同的志願者組織給他們送來物資,讓他們能扛住一陣陣寒風。

  “悅善100” 露宿者關懷義工團隊的志願者阿志告訴新快報記者,他們每逢週三晚上都會組織到不同的片區為露宿者派發物資。“針對現在天氣變冷的情況,我們連續幾週都給他們送一些保暖的東西,冬至前,我們就給他們送了保溫瓶和保暖衣帽等,希望盡可能地給他們帶來溫暖。”阿志説,這些露宿者大多喜歡自由,不願意住進救助站,而且因為各種原因,都是有家歸不得,“雖然現在露宿街頭,但其實他們每天都在努力地生活著”。

  人物特寫

  沈伯

  女兒要讀研 不管多辛苦每月都寄兩千元

  昨晚8時35分,廣州東站二樓平臺。

  來自哈爾濱的沈伯很想給遠在東北的女兒打個電話,問問平安,但想了又想,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他擔心女兒知道他的近況。

  沈伯今年54歲,以幫旅客拉行李為生。年輕時,他在工作中摔傷,雖然撿回一條命,但造成腦震蕩,一度失去記憶,也因此把工作給丟了。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三年前,沈伯帶著這句話來到廣州,成了廣州火車東站的一名保潔員。但繁重的工作讓他不堪重負。“火車一過,我就要馬上跳到與月臺相距1.2米的鐵軌上,清掃完又趕緊躥上來。”沈伯説,由於鐵軌上好多細石,他的腳已多次扭傷。7個月前,一次嚴重扭傷後,沈伯就索性不幹了,買來一輛手推車,做起拉行李的生意。而為了省錢,他乾脆睡在東站,以節省開支。而這樣就可以每個月給正在讀研究生的女兒多寄點錢。

  昨天是冬至,隔壁的老馮給沈伯買了個鴨腿,“他説是給我過節的,在這裡彼此都很照顧。”這溫情一幕讓沈伯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她上小學時,我跟她媽媽性格不合,離了婚。女兒起初跟了媽媽,但後來她媽媽改嫁了,她不願意跟去。”

  沈伯説,女兒是1984年出生的,本科畢業于東北某林業大學。一年前,女兒提出想讀研,學費一年要2萬多元,“她説想讀研,我就説不管我這邊生活多辛苦,每個月固定給你寄2000元”。

  沈伯説,想回家,但是廣州到哈爾濱,距離這麼遠,平時還要掙錢,哪能説走就走?但是沈伯表示,年末會回一趟家,“去年沒回家,今年得回去看看女兒。”他説。

  小于

  過完年再找工作 要體體面面回家

  昨晚9時18分,9 。流花路花基旁。

  阿甘今年35歲,湖北隨州人,來廣州已經半個月了。每到隆冬,阿甘就要像候鳥一樣搭車南下來廣州的街頭過冬。“我身體不好,得了胸膜炎積水快有十年了。老家那邊一下雪,幹得很,我這裡就很難受。”阿甘輕拍著胸部説了南下原因。

  阿甘的床舖是一張已廢棄,長兩米、厚約2釐米的床墊,是他在路邊撿的。睡覺前把床墊一對折,就算是當被子了。

  冬至,阿甘找到了朋友搭夥過冬。一棵1元的大白菜、一塊10.5元的豬肉,再加上4元東北大餅,這15.5元成了他近半個月來最豐盛的一頓。與阿甘搭夥的小於是黑龍江的,小于説,他很想家,但是對於家裏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小于6月來到廣州,3個月前身份證被偷,“當然想回家了,但是我這樣子回去不甘心。”小于表示,過完年自己要去再找工作,要體體面面地回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