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中國工人非洲打工記:收入是國內幾倍 感嘆像坐牢

  • 發佈時間:2014-12-04 09:09:08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在賴比瑞亞,中國工人和當地工人在施工。羅三玲 供圖

  “上網不方便,打電話信號不好,和國內有7個小時的時差。即使打通了,每次也聊不上幾分鐘,基本就是報個平安,聽孩子叫聲‘爸爸’。所以你問我,在盧班戈打工的兩年半時間裏,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那就是想家,真想啊!”11月28日,來自湖北的農民工聶新民對《工人日報》記者説,“除了想家,還特別害怕染上疾病。”

  盧班戈地處安哥拉西南部,這裡空氣乾燥,雨水偏少,平均氣溫20攝氏度左右。由於安哥拉醫療設施及水準較差,一些傳染性疾病如瘧疾、霍亂、登革熱等常年流行。

  “一旦染上疾病,即使治好後也會經常復發。因此,大家都準備了很多防治感冒的藥,可還是有不少人感染上了登格熱。”

  不過,聶新民慶倖的是,他沒被傳染過。

  “驚人”的決定

  去非洲打工

  2012年3月12日,32歲的聶新民突然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去非洲打工。家裏人以為他説著玩,就半開玩笑地説,“你連省都沒出過,還想出國?”

  但聶新民已經下定決心,他要去的地方是安哥拉西南部城市盧班戈。

  聶新民對這個遙遠的國度一無所知,他只是聽妹夫説,在那裏幹一個月能掙8000多元。這個薪水對於聶新民來説是極具誘惑力的,因為他之前在武漢打工,“累死累活,一個月也就能賺3000元”。

  聶新民急於去非洲打工,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聶新民家住湖北省廣水市馬坪鎮下面的一個小村子,家裏共有六口人,上有父母,下有一雙兒女。全家就靠他一人打零工維持生計,日子過得比較艱難。

  “2008年,我們家蓋房子借了幾萬元,孩子又經常生病,可以説是村子裏最窮的。”説這話時,聶新民嘆了一口氣,“哎,那時,真是……”

  他告訴記者,因為身上背負不少債務,明顯感覺親戚、朋友、鄰居都在刻意疏遠他。

  這讓自尊心很強的聶新民覺得難受。為了擺脫這種局面,他下定決心跟老鄉一起去非洲打工。

  2012年6月,聶新民通過在中國十五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工作的妹夫的幫助,順利辦好簽證,準備去安哥拉盧班戈工作。在那裏,他將做一名砼攪拌機司機。

  2012年6月13日,聶新民幾乎一夜無眠。當天晚上,他一直待在孩子的房間裏,等孩子睡著後,他又對妻子吩咐這吩咐那,直到淩晨3點才躺下。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從武漢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登上了去非洲的航班。經過15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機場。聶新民本以為到達目的地了,誰知,還要再乘坐70分鐘的飛機才能到達盧班戈,然後再坐幾個小時的大巴車,才能抵達最終的目的地。

  路途之遙遠,超出聶新民的預計。但這只是開始,後面的事情,更讓他無法想像。聶新民説,每次出去,得一年之後才和家人團聚,這是最讓他痛苦的事。因此,在非洲打工的日子裏,他每天都想回家,但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他決定再堅持兩年。

  到達非洲

  心頓時涼了半截

  劉健和聶新民是老鄉,和聶新民一起去的盧班戈,不同的是,他是一名泥工。

  在去非洲之前,劉健從來沒有坐過飛機。當他第一次坐上飛機時異常興奮,對飛機上的一切都無比好奇。

  但當連續乘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後,劉健之前的興奮勁早已蕩然無存,只覺得渾身酸痛,雙腿麻木。

  “看來要在國外賺點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他和聶新民説道。

  劉健告訴記者,當他們輾轉到達工地後,本以為有大房間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畢竟是出國,在村裏人看來還是挺時髦的”。但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只有一片未開工建設的山地,十分荒涼。“頓時,心涼了半截。”劉健説。

  接下來的日子,劉健更有些無法適應。

  “每天除了牛羊肉外,很少有在國內經常吃的鮮豬肉、鮮魚,而且基本都是冰凍的。煙、酒、飲料等副食也很貴,價格至少是國內的兩倍。剛開始,我還比較喜歡牛羊肉,但天天如此,誰受得了?”

  劉健告訴記者,大概兩個月後,自己的腸胃就已經不能適應那裏的生活了,但他當時想,既然經歷了這麼多磨難,好不容易出來賺點錢,老婆和孩子還在家眼巴巴望著呢,就振作起來逐漸去適應工地的生活。

  除此之外,劉健還擔心那裏的治安環境。因此在非洲打工期間,他沒怎麼離開工地。他對盧班戈最大的感受就是當地比較亂。

  “在那邊工作總擔心安全。搶劫、打架等事常有,特別是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比較多。”勉強幹滿一年後,劉健實在無法再堅持下去了,他心想,“如果再堅持下去,估計命都會丟在國外了。”

  最終他決定打報告申請回國。“國外掙錢是多點,但如果沒有好身體,建議不要輕易去國外,尤其是像非洲這樣的國家”,回國後,劉健對想出國的人經常會這樣説。

  只能在廠區活動

  感覺像坐牢

  河北籍農民余亮是在2010年6月赴非洲打工的,他去的國家是賴比瑞亞。作為一名鋼筋工,他參與的工作是賴比瑞亞邦礦鐵礦項目建設。

  余亮今年40歲,他去非洲是源於老鄉的介紹,而他之所以選擇去非洲打工,是因為“那裏的收入是國內的兩三倍,而且基本沒別的開銷,錢可以存起來”。但余亮對記者坦言,“非洲的錢並不好賺”。

  余亮還清楚地記得,剛到賴比瑞亞邦礦鐵礦,還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要開工建設,首先就要砍伐樹木。

  “一人多高的灌木叢漫山遍野,裏面不僅有野獸,更有毒蛇。剛開工的時候,我們工地的測量工在測量放線時,一條毒蛇離他只有幾公分,要不是當地人眼疾手快,一刀砍掉蛇頭,後果不堪設想。”余亮説,那名測量工每每講起此事,都深感後怕。

  由於工地所在地沒有電網,項目部只能用從國內運來的發電機自行發電,以保障基本生活所需。當地經濟條件落後,而且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兩季,到了雨季的時候,蔬菜品種非常少,價格又貴,只能吃馬鈴薯、卷心菜之類。

  這些其實不算什麼,最令余亮鬱悶的是,業餘時間除了看電視和原來下載的電視劇外,就沒有其他事可做了。

  他告訴記者,公司為便於加強項目管理,所有人員基本都只能在廠區內活動。他所在的廠區算是一個“小社會”,有廚師、醫生,也有澡堂、餐廳。此外,公司為了保證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一般情況下都不允許個人單獨外出,除非三五個人經批准後可以在附近溜達一下。

  “每天都是工地和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非常難受,感覺像坐牢似的。所以我一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圍著村子轉一圈,見個人就跟他聊上兩句,那種感覺你體會不到。”余亮説。

  今年,非洲遇上埃博拉疫情,余亮的家人都非常擔心,多次打電話希望他能回國工作,一家人團聚。但為了在國外多賺點錢養家糊口,余亮還願意再堅持幾年。

  高薪與“高辛”並存

  赴非打工不易

  近年來,隨著國內企業在非洲投資的增多,非洲成了中國工人打工的新去處。

  據2012年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透露,在非洲工作的中國人有100萬。

  記者了解到,這100萬人中,有像聶新民這樣的普通打工者,也有資金雄厚的企業家,還有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他們的夢想不同,生活狀態各異。但基於高薪或高回報的誘惑,他們都選擇離開祖國,遠赴非洲。

  一個人在異國生活並不容易。在去非洲之前,他們也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顯然,實際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並非他們想像的那樣,真實的困難也並非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接受記者採訪的這三名工人,儘管有人擔心得瘧疾,有人抱怨工作環境差,還有人感嘆在非洲打工像坐牢,但仍有兩個人選擇繼續堅守,因為“收入畢竟可以達到國內的兩三倍”。

  另外,記者在“非洲出國勞務”、“非洲建築群”等QQ群以及“去非洲網”、“中國國際勞務資訊網 ”等網站發現,諮詢去非洲打工事項的農民工不在少數。

  12月1日,記者以建築工人身份在“非洲出國勞務”QQ群聯繫上了一位出國勞務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增多,急缺瓦工(抹灰,砌築,貼磚等)、木工、鋼筋工、水電工等工人,“如果想去,趕快報名吧,3至6個月就能辦下來簽證”。

  當記者問及去非洲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時,該工作人員表示,“一般都要求身體健康,有上崗證,技能操作證書,當然,有的公司還要求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有的公司還要考試,不一定。”

  而對於“企業為什麼不在非洲招工人,而是招國內的人過去”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非洲工人技能差,一般都是國內工人過去後逐漸帶當地工人,當地工人技術熟練後,企業就會逐步減少國內工人的招聘,畢竟在國內招人成本還是很高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