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網“曬”自殺頻發引關注 崔永元微網志救下輕生網友

  • 發佈時間:2014-12-04 09:06:15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高語陽  責任編輯:張明江

  徐浩淵在給人大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接連發生的網路“曬”自殺事件,有的輕生者因網友勸説獲救,有的則未能留住生命。當網友在社交平臺曬自殺過程成為平常,當死亡以猝不及防的姿態出現在旁觀者面前,我們真正能做點什麼?也許正如網友所言:“若你不願施以援手,但請不做死亡推手;若你不想輸送溫暖,但請不要冷言相加;若你缺乏救贖之心,但請不再惡意起鬨;若你譏諷聖母關愛,但請不是魔鬼附身。也許你只想做個看客,那就僅僅做個看客吧,就算結果不那麼‘精彩’,你也沒有損失分毫,而你的一句惡語,他喪失的是整個生命。”收起身上無處抒發的戾氣也許並不容易,但不在朋友圈裏點讚,也是不難的。

  越過生命這道坎

  昨天,一場名為“越過生命這道坎”的主題講座在中國人民大學教學三樓展開,美國聖母大學神經生理和行為科學碩士徐浩淵擔任主講。人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和人大哲學院以及活字文化主辦了這次活動,他們把講座的資訊發到網上,不少其他學院或者校外人員慕名而來;而活動原定的副標題“從知行墜樓事件説開去”在幾天前被刪去了,這本該是這場活動的原點。

  11月19日,人大畢業生阿非在中國人民大學知行二樓墜樓身亡,引發媒體以及學生內的廣泛關注。當日中午一時許,阿非,這個同學眼中的綠茵場上的耀眼的明星,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行“遺言”後,便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事情發生後,其女友小雯在朋友圈發數十條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阿非的母親連夜乘飛機從武漢趕到北京。然而不管如何做,也無法挽回一個年輕生命隕落的事實。

  “自然界不能再給我們生理生存的壓力,現代人的壓力來自於社會結構和社會競爭以及種種複雜關係造成的精神壓力。”講臺上,徐浩淵一邊念著PPT,一邊和同學們講解她今天為什麼來講這樣的課。

  組織講座的兩個學院並不是阿非或阿非女友所在的學院,徐浩淵在開講前就知道了,所以這次講座並不是一場自殺危機干預或者創傷輔導。徐浩淵説,希望從人性更深層次給同學們講一講。她從今年一線城市自殺頻發開始講起,遠到兩年前某高校化學系主任自殺,到兩個月前某大學文學教師跳樓,再到阿非的自殺。“人常常用物質去填補精神需求,但實際上精神需求最終需要精神來滿足。創造真正的幸福和愉快。”

  儘管大多數留到講座最後的觀眾都稱讚徐的講座,但仍有不少學生中途離場,一位同學告訴記者,他並沒有覺得收穫頗豐,反而覺得有點“被騙了”。“我是阿非和小雯的朋友,在微網志上看到這個講座,我本來以為會對我有一些針對性的指導,但是老師就是讓我們看她的書,這樣的效果我覺得不直接。”這位同學告訴記者,近日微網志上頻發的自殺求救讓他很容易想起舊友阿非。他很想知道,如何治愈自己失去朋友的心情,以及如何面對這些網路上的自殺者的求救。

  應對

  面對“曬”輕生 你能怎麼辦

  為什麼越來越多想要自殺的人會在社交平臺留下自己遺言?當現實的朋友想要輕生,他們當面向我們告別或者發微網志向世界求助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帶著這樣的問題,北青報記者找到了簡單心理網創始人簡裏裏,她曾在高校從事六年心理諮詢工作,也處理過多起危機事件。簡裏裏告訴記者,面對有輕生念頭的人,我們有一系列事情可以做。“當人們談論死亡的時候,無論他是什麼心理,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簡裏裏認為,而最重要的步驟是:聯繫他的家人,或者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想要自殺的人為什麼會在公眾平臺上留言?在簡裏裏看來,原因是多種多樣,“自殺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有抑鬱性自殺,有精神病性的自殺;對於自殺者來説,有人確實在通過社交媒體得到別人的注意,有的人可能是在表達攻擊,有的人則可能在表達一種留戀。”

  簡裏裏認為,大眾對於自殺最大的誤區在於,以為這個想輕生的人是在獲取別人的注意力,而不理睬;或者周圍的朋友都會立即寬慰他説一句“哎,別這麼想,活著多好。”“這都不是好的處理辦法,説話的人只是在抹平自己心中的焦慮而已。”

  情況一

  朋友和你當面説

  當你的朋友當面和你傾訴死亡的念頭時,簡裏裏建議,作為朋友,一定要傾聽,並且千萬不要答應替他保密。“這很重要,如果一個朋友告訴你他想要自殺,希望和你長談一次,並且囑咐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講’時一定不要答應他,如果在這次保密之後他選擇了死亡,活著的人會格外痛苦。作為朋友,你可以通過不為他保密的方式,幫助這個人建立和外界的聯繫,這會給他一定的希望。”至於溝通的過程,簡裏裏給出下列建議:

  第一步,和他的聊天一定不要回避死亡這個話題,詢問死亡的念頭:最近什麼時候想到死?有沒有計劃?

  第二步,如果他只是有自殺的念頭,可以鼓勵他接受專業的心理幫助;如果他已經有了計劃,譬如買了安眠藥或者找到合適的樓層,就一定要24小時陪在他身邊(進行24小時看護),告知他的家人,或者尋求社會專業機構的支援,譬如給回龍觀醫院的24小時自殺干預熱線打電話,讓精神科醫生或者相關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情況二

  朋友在微網志/朋友圈留遺言

  如果是在朋友圈或騰訊微網志看到輕生的資訊,或者一些“告別的動作”,千萬不能小覷,如果可以與他對話,可以試試情況一中提出的建議,同時聯繫他的家人以及專業心理服務機構。

  如果已經不能聯繫到他本人,就應該盡可能快地聯繫到他的家人,因為家人最有可能找到當事人。在簡裏裏六年高校處理心理危機的經驗裏,家人往往是找到當事人最大的線索。

  情況三

  如果你是微網志的圍觀者

  如果只是圍觀的網友,簡裏裏建議,最好的做法就是控制自己的留言。“批評或者點讚都是不理智的行為。普通人沒有經過專業的心理訓練,會依靠自己的習慣處理自己的情緒,圍觀者多半隻將自己的感受投射給自殺者而已。”簡裏裏強調,如果非要寫些什麼,就給他提供專業的聯繫機構的聯繫方式,比如説專業機構的自殺危機干預電話,鼓勵他求助,這樣也許能夠幫助這個人。

  記者 張知依(除署名外)

  對話

  崔永元:給輕生者點讚的人心理有問題

  北青報:第一次在微網志上幫助有自殺企圖的博友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想伸出援手?

  崔永元:比較激烈的幾次救人都是在今年,在此之前沒有這麼激烈的時候,我有時候會想辦法開導他們,給他們進行心理撫慰,但是一旦遇到想要輕生的網友,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解救下來,這是一種救人的本能。

  遇到這樣的情況,所有的人應該幫忙,不然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沒了。但是患抑鬱症選擇自殺的人,準確地説他們是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感冒的人。這個時候對他們的勸告和安撫,都屬於心理干預,這是一個很專業的事情,不是誰有熱心腸就能幫忙的,如果沒有相關常識,你的干預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我的心理醫生也不主張我做這個事,我雖然有經驗,但不夠專業,臨時知道一些心理醫生告訴我的好辦法,但能救下這個人有可能對我自己也有危害。但是在網上遇到突發情況來不及的時候,本能地想要救人。就像是看到人掉到河裏,不知道水深淺也想救人一把。

  北青報:發現這種微網志求救後,你一般會怎麼做?有什麼策略嗎?

  崔永元:從心理疏導的角度來講,我能做的是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在這個時候不是只想著自殺這件事,會有很大的緩解效果。我救人的時候,不會和他們談自殺或者死,或者問他們你要是跳了之後家人孩子怎麼辦?這些都是沒用的,我基本都是開玩笑的,“你看你都沒見過我,你跟我聊一次,聊完沒用,咱倆試著做個生意開個網店,火了呢”,我理解,在搞不清對方是因為什麼,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是轉移注意力,然後第一時間報警,讓警察儘快找到他的位置,他身邊有人,悲劇基本就發生不了了。救人成功後,我會在5分鐘之內刪掉所有微網志,避免讓這個人反覆看微網志再次回到輕生的時刻。

  北青報:如果網友想學,有什麼可以傳授的嗎?

  崔永元:簡單地説,心理疏導和政治思想工作完全是兩碼事,千萬不要用“社會培養你這麼多年你這樣做對得起誰”、“大家都在為國家做貢獻,你卻選擇跳樓”這樣質問的方式來問,這樣的話只能逼著他儘快行動。如果家人能在社交平臺上和輕生者對話,也千萬不要説“你要是喝藥我也不活了”這樣的話,要説就説特小的事兒。另外就是,千萬不要幫倒忙,鼓勵他們,開玩笑,如果幫不上忙就不要幫。

  北青報:網路上還有很多人在輕生者的微網志下點讚。

  崔永元:千鈞一髮之際還會這樣説的網友,我認為他們的心理也是有問題的,當然具體的診斷要看心理醫生,如果醫生説他心理沒有問題,應該説是半個歹徒了。千鈞一髮的時候,應該找重要的做,不能幫忙的,別添亂。

  北青報:成功幾次之後,是不是有很多人@您?一個人處理得過來嗎?

  崔永元:每救一個人,我會收到上百的私信,都是有心理問題的患者,找我這裡來諮詢的。我根本不敢回答,我沒有這麼專業,我的醫生也不願意我做這樣的事,我基本建議他們去醫院看醫生,這是最好的方式。

  相關新聞 網路曬自殺並非個案

  12月1日下午2時許,山西大同一名網友發微網志稱準備自殺,並表示自己會在淩晨零點之前割腕自殺,此微網志內容迅速在網上引起關注。大量網友積極留言勸説,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參與其中,和網友一併勸説該網友放棄自殺念頭,崔永元一再向其請求對話,並反覆表示:“我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和困難,相信我!”大同警方接警後迅速展開搜索,在定位該少年具體位置的過程中,網友和警方積極互動,最終於2日淩晨1時左右,成功找到並解救自殺少年。

  而就在前一天中午,四川瀘州一19歲少年在網上發博曬圖,稱自己因網戀失敗而準備自殺,併發表圖文全程直播自殺。此微網志內容引發大量網友關注,瀘州警方也展開線下搜索,但不幸的是,該少年被警方找到後,經搶救無效,最終身亡。

  年輕人屢屢在社交平臺上曬自殺過程,似乎已經不是個案。根據傳播學者、南昌大學教授鄭智斌統計,僅2011年至2013年間,有報道可查的網路自殺案例至少有23例,死亡5例,且23例當事每人平均為年輕人。

  今年4月21日晚,一位名為何雷的網友在微網志發文稱自己患有抑鬱症,且“去意已決”,之後便失蹤。崔永元得知此消息後在微網志喊話:“人這一輩子沒啥大事兒,是我們把它想大了,咱們一起讓大事兒變小。”並號召網友和自己一起喊何雷。經過一夜的努力,第二天上午9點,崔永元網上發文稱:“這個臭小子聯繫我了,我來收拾他。”至此,這位自殺網友被成功挽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