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送水工“重任在肩”月入4000元 幹得勤不如幹得巧

  • 發佈時間:2014-12-01 07:33: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28,29,30……車滿了,我走了!”清華大學附近的三才堂小區的三間平房前,24歲的袁長髮把倉庫裏的桶裝水壓在左肩,扛到了門口的一台電動三輪裏。往返了30次,他的藍色夾克背後已經汗漬斑斑,水桶也漸漸被擺放成了小山形。清點好總數,袁長髮在三輪的前後杠扎上了皮帶,結了扣後還不忘緊上一緊,“桶在半路掉下來可就麻煩了,一定要牢靠。”一踩踏板,載著超過一噸的桶裝水,這個年僅24歲卻已有兩年送水“工齡”的小夥子開始了一天中的第三次“征程”。

   一桶水掙不到兩元錢

  近年來隨著藍領工人的待遇提高,開價七千元招不到送水工的説法在網上時有出現。

  對於這樣的“傳聞”,已經在行內幹了15年的張銀貴擺擺手:“怎麼可能!我們都是靠提成掙錢的,到手多少算都算得出來,如果活兒特別‘俏’,多賺點的情況是有,肯定到不了這個數。”他告訴記者,現在水站都是按照路程遠近計件發工資,自己所在的燕紫荊華水站因為規模較大,單桶提成較高,但是送一桶水分給工人的也只有1.5元到1.8元,普通的送水工一個月工作量在2000桶左右,加上水站給的幾百元保底,一個月拿4000元是基本行情。

  “一分一毫掙的都是體力錢,青壯年才幹得動!”張銀貴透露,現在用水客戶基本分為三種:公司、在校學生、市民家庭。從倉庫運水的流程都是一樣的,到了客戶樓下,這三類不同人群的“路數”就出現了差異。公司供水的活最輕巧,坐著電梯挨家送,一會兒就能幹完。碰到只有樓梯的學生公寓和老式居民住宅,送水工只能當起大力士。40斤左右標準容量的純凈水,要不沉甸甸地壓在肩頭上,要不靠著手腕的蠻力,別管三伏酷暑還是數九寒冬,“後背濕一遍,幹一遍”。

  張銀貴今年已經46歲了,一桶水送到六樓,他平均要歇上三次——三樓喘口氣,五樓松松肩,六樓抖抖手。為了不讓客戶心焦,每次休息最多只能三五秒。假設一個月的工作量中一半需要爬樓,平均樓層以三樓算,每天上個百八十層對於他來説已經司空見慣。記者走訪了數位不同年齡和體格的送水工,他們都用類似的話形容一天下來的感受:“腳是酸的,手是麻的,肩是痛的”。

  幹得勤不如幹得巧

  在外人看來,送水工天天干的就是“桶裝水扛上去,空桶取下來”,完全不必費腦子。但事實上“搬上搬下”只是這一行最初級的要求,想要“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務,每個送水工的心裏都要裝著一張獨家的“帳單”。

  兩年前,袁長髮剛剛入行,打聽到送水工是“按量拿錢”後,小夥子仗著年輕,每次訂水的電話一響都衝在第一個,有時往三輪裏裝上一兩桶水就出發了。一個月忙忙碌碌,到月底卻傻了眼——站裏他年紀最輕,體力最好,看上去最積極,收入卻“吊了車尾”。看到他沮喪的模樣,一位年長的同事一語道破了玄機,“咱們光快可不成,不能只會賣把子傻力氣,你每次出去前不能只想著誰剛才打電話了,只送這幾家。周邊其他客戶誰可能這幾天也快缺水了,必須心裏有數,車裝滿點,一趟送了去,不就能‘多快好省’麼。”

  打那以後,袁長髮上了心,每次出發時,都提前規劃路線,把車裝個滿滿噹噹。北京的每家水站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服務區域,每名送水工也會被劃分“工作區”,如果客戶地址不變更、水質有保證,雙方的合作都是長期的。袁長髮日常主要供水的區域,就是清華大學的一部分學生公寓和周邊寫字樓、居民區。他逐漸摸索出了經驗:四人的學生公寓和三口之家,一桶水能用上五六天;8人的公寓兩三天就“彈盡糧絕”;辦公室人數難以確定,但一般都會儲存一些備用水……算明白不同客戶的用水週期,多跑多看,記下老客戶的地點,一張既有方向線路、又有時間特徵的“活地圖”在腦子裏建構了起來,袁長髮的工作變得遊刃有餘,往往是不等客戶電話催單,他便扛著水桶上了樓。熟悉了流程,掌握了規律,他的業績在十幾名同事裏拔了尖兒。

  “我越學越精,以前還有上了樓發現白跑的,現在先在樓下瞄一眼,亮著燈的,肯定有人!”袁長髮對自己的進步十分得意。

  送水工權益缺乏保障

  無論是水站經營者還是送水工本人,都向記者抱怨了市面上的“假水”問題。這些“假水”製造者將正規廠家的水桶“回收利用”,向裏面灌裝簡單過濾的自來水。這樣一桶“假水”比真水的市場價格稍低,但成本不到一半,消費者難辨真偽。

  制售“假水”的水站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對送水工的工作環境造成了破壞。從業7年的水站經理黃先生介紹,送水工屬於“低門檻、高強度、收入一般”的工種,但剛入行的送水工並分不清“真水”和“假水”的區別,誤入假水站,送水到府時容易與客戶發生衝突。有時假水站被查封或舉報,老闆“跑了路”,工人連拖欠的工錢都追不回來。

  即便是在正規水站,由於經營規模小不夠規範,送水工的勞動權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社會保險、勞動合同對於很多工人來説,還顯得有些陌生,他們求職一般採取“熟人介紹、立刻上崗、月底結算”的非正規模式,運送途中遇到車禍,搬運水桶上樓時出現磕碰、扭傷,醫藥費都可能沒著落。

  “我們也有自己的苦衷。水站開得遍地都是,一桶水利潤有限,我們掙點錢都花房租上了。想提高工人待遇,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一位小區水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