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暑期大學生讀書調查:讀書計劃虎頭蛇尾?

  • 發佈時間:2014-08-11 09:49:51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漫畫陶剛

  暑假過去大半,放假離校前定下的 “宏偉”讀書目標都完成了嗎?耗費體力帶回家的書翻開看過嗎?近日,記者對中南民族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80多名學生進行調查,收回的問卷調查表顯示,七成學生有讀書計劃,其中,超半數完不成,還有二成人坦承,帶回家的書一頁沒翻,估計到開學也沒時間翻了。

  帶回家的書大多“睡大覺”

  “我們學校圖書館最多能借8本書,放假前我就把這8本書全借滿了,再加上一些英語四六級的書和自己平時買的書,最後發現我行李的三分之二都是書,重死了。當時我心裏鬥爭了好久,哪本也捨不得放下,愣是硬著頭皮把這些書都搬回家了。”中南民族大學文傳學院的王翔説,放假回家到現在一本書都沒看完,帶回的書都在行李箱裏“睡大覺”。

  本來定好讀書的時間去哪了?調查顯示,56.8%的大學生認為,看電影、追劇、打遊戲,時間一晃就沒了;還有30.4%的學生是在兼職打工、實習或社會實踐,沒時間讀書;另有12.8%的學生稱“不清楚”。

  王翔説:“我的書桌上就擺放著電腦,每次讀書前,我都會先打開電腦。説是先看一下QQ資訊,看有沒有人找我。”一開電腦,遠遠就不是看QQ消息這麼簡單的了,登錄微網志、人人、百度貼吧,或是看下動漫,搜搜看最近熱播的電影電視劇,時間就沒了。

  “兩個月的暑假=兩個月睡到自然醒+無數集電視劇+無數本電子小説+0頁書=腦子空空。”這是華中科技大學郭原總結的暑假生活,郭原是同學眼中“學霸”級的人物,年年都拿獎學金,已被保研。因為理科專業課有些難度,暑假前,他就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讀書計劃,以便完成下學期部分課程的提前預習。現在暑假已經過了大半,郭原的讀書計劃在“磕磕碰碰”中只進行了一丁點。

  湖北大學的學生朱蕾説,放假回家,她發覺上小學的表弟每天花在讀書的時間都比她多。這個暑假,她用掉的手機流量是平時在校的兩倍,而閱讀方面,她一本書都沒翻過。

   聽“書蟲”介紹讀書經驗

  記者聯繫上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的張靈時,她正在家附近的新華書店裏看書,“我一般早晨幫表妹補習英語,中午吃完飯就會來書店,然後一直待到晚上9點回去。”張靈説自己假期大部分時間都是這樣安排的,她説自己是個有強烈計劃性的人。

  和往常的假期一樣,在這個暑假開始前,張靈也給自己列出了最新暑假書單。記者看到,這張書單裏有《看不見的城市》、《世界是平的》、《人與永恒》、《鄉土中國》等14本書,張靈已經全部看完了。張靈説,她現在每天讀書的時間差不多有五六個小時,涉獵的範圍很廣,散文、小説、紀實性的書本她都看得津津有味。她介紹,堅持讀書的好辦法是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一邊看一邊寫讀書筆記做摘抄,或是讀完一本書後寫下心得,很久以後再看到以前寫下的文字會産生強烈的滿足感”。

  張靈對那些靜不下心來讀書的同學們給出了自己的閱讀建議:“讀書有氛圍就好,既然在家裏受不住誘惑,那麼直接去書店讀就行了”。

  閱讀是一項“長效工程”

  湖北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周厚洪老師表示,暑假難靜心讀書,在沒有手機電腦的時代也一樣存在。帶回家的書難讀完,這是人的虛榮心和惰性使然,總覺得帶兩本書,有時間就看下書,事實上,假期結束時,才想起書忘記讀了。

  做完一張試卷能得到一個得分,做完一本練習冊可以得到老師批閱的一個大大的“閱”,看完一本書又能得到什麼?在部分學生觀念裏,“閱讀”的好處難以短期實現。他表示,閱讀是一項“長效工程”,使人終生受益。無論是看紙質書還是電子書,都是閱讀方式的一種,都是值得肯定的。

  “大學生的閱讀應該把專業和興趣兼顧,可以主動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擴大知識面,也要深化已學知識,培養專業研究能力。”周厚洪建議,年輕人還是應該每天留點時間,利用暑期好好靜心深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