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德銀CoCo債大跌 分析稱國內資本工具風險仍可控

  • 發佈時間:2016-02-18 08:47:2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春節期間,以德意志銀行為代表的歐洲銀行業成為風暴眼,甚至出現罕見的股債雙跌。恐慌的重要導火索,是德意志銀行的應急可轉換資本工具(CoCo債)大跌。

  德銀CoCo債大跌一度引發市場對國內資本工具現狀的擔憂。分析人士認為,與CoCo債類似的二級資本債和商業銀行優先股目前仍較安全。由於中資銀行資本較為充裕,對盈利下滑、資産品質惡化有足夠的安全墊,一旦出現危機還有政府注資預期,因此,二者的風險尚處可控狀態。其中,二級資本債短期發行利率走高,或是較好的配置機會;優先股強制轉股是小概率事件。

  二級資本債或受衝擊

  CoCo債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巴塞爾委員會為了增加銀行普通股吸收損失能力創設的一種資本工具。當銀行發生危機而資本金不足時,可以停止支付債券利息,甚至讓債券減記或者轉化為普通股分擔損失。

  理論上説,CoCo債的性質介乎國內的“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之間,與二級資本債類似之處在於“同屬於債權”,且包含減記或轉股條款。但二級資本債必須付息,除非資本充足率觸發轉股條款。

  天津濱海農商行于2013年7月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了含有減記條款的二級資本債。這是自當年1月1日實施新的資本管理辦法以來,銀監會批准的首個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

  根據銀監會規定,二級資本債在達到觸發條件,即發生以下兩種情形中的較早發生者——銀監會認定若不進行減記或轉股,該銀行將無法生存;相關部門認定若不進行公共部門注資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援,該銀行將無法生存——可自動減記或強制轉股。但已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均只含自動減記條款,沒有強制轉股條款。

  對比兩類債券,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許榮聰認為,CoCo債雖與國內的二級資本債有類似之處,但德銀CoCo債出現兌付危機,主因是德銀巨虧導致其資本不足,國內則不存在這種可能。

  海通證券最新研報認為,海外CoCo債大跌或有情緒衝擊,但二級資本債投資價值仍在。具體而言,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較高,有足夠的安全墊應對盈利下滑,加之政府救助預期較強,二級資本債仍較為安全,到期贖回概率大,短期情緒衝擊發行利率走高或是較好配置機會。

  不過,近年二級資本債多集中于年中、年末大量發行,且2015年各類評級的二級資本債發行利率均較往年大幅下滑,譬如恒豐銀行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發行的兩隻AAA級二級資本債的發行利率即由5.99%降至4.6%。有股份行計財部人士認為,二級資本債發行利率即使受情緒影響短期衝高,幅度也不會太大。

  警惕優先股投資風險

  過去兩年,中資銀行發行逾600億美元的優先股,旨在於2018年年底新的監管規定生效前提高現金緩衝能力。

  從償還順序看,假設銀行出問題,優先股的清償應在帶有減記條款的二級資本債(觸發事件發生時本金進行減記)之後,其風險也大於二級資本債。

  理論上説,中國商業銀行發行的最接近於CoCo債形式的就是“非累計優先股”。以中國銀行境外優先股為例,其條款設計和交易結構均非常接近CoCo債。首先,此境外優先股符合監管部門對“其他一級資本”的要求,且中國銀行無義務贖回任何境外優先股;其次,境外優先股具有明確的強制轉股條款,有“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5.125%(或以下)或二級資本工具觸發事件發生時進行強制轉股”的預設條件;此外,發行條款中附有明確的轉股價格。

  國金證券銀行分析師馬鯤鵬稱,與CoCo債相比,中資銀行優先股在報表上計入所有者權益而非負債,在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5.125%的觸發條件時只能強制轉股,比CoCo債的自動減記條款更溫和。

  “目前來看,中資銀行優先股距離觸發轉股或拒絕支付優先股股息仍有充足的安全墊,強制轉股的觸發事件更多是理論上存在的小概率事件。”一位外資行戰略研究人士認為,雖然中資銀行優先股的股息相對較高,且伴隨著人民幣貶值,境外優先股的美元負債成本將推高,但由於優先股規模佔發行銀行總資産的比重較低,利息支付問題不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