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風險偏好降低 債市需求或向好

  • 發佈時間:2015-07-01 02:44:0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近段時間股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雖然這種短期快速下跌往往不可持續,但對市場資金風險偏好的影響可能是長期性的,加上打新收益率等股市無風險收益可能趨於下降,銀行理財規模或重新迎來恢復性的增長。銀行理財對債券具有剛性需求,在居民資産再配置的過程中,債券市場的需求可能得到提升。

  股市風險或觸發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近期股市調整幅度較大,個股普遍出現深度調整。前期龍頭創業板總市值較前期高點縮水20%左右,但目前整體估值仍超過100倍,很難認為已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所以即便未來總體市值回升,再泡沫化的空間也應該有限。經歷了本輪風險教育後,套牢盤一旦有所解套,風險偏好會出現降低,在居民金融資産配置過程中,對固定收益類資産的配置比例會有所上升。

  打新收益率等股市無風險收益可能會下降。對於投資者來説,線上打新由於有市值要求,最近的打新收益率很難覆蓋持倉的下跌,而投資打新基金參與線上打新未來收益率可能也會呈現下降趨勢,一是IPO規模可能壓縮,打新資金膨脹後,獲配率可能下降,二是隨著行業估值天花板逐漸降低,在新股估值還是行業估值與23倍市盈率孰低的規定下,未來新股開板的速度會更快,中國核電國泰君安的漲幅低於預期就很能説明問題,這也與風險偏好的降低是一致的,“一字板”數量的降低對打新收益率的影響較大。預計未來投資者打新可獲得的收益率趨於下降,對比銀行理財等傳統保本固定收益産品的收益率優勢會弱化。

  銀行理財規模增長或迎來時間窗口。上半年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處於高位,但規模增長較慢,主要原因是股市中打新等高收益的類固定收益産品的分流和居民投資股市的意願增強。隨著股市賺錢效應的分化和打新收益率的下沉,未來理財資金有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當然也應看到,隨著商業銀行法的修改,貸存比考核的逐漸淡化使得銀行負債端的剛性壓力有所減弱,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也讓銀行負債的渠道更為多元化,未來對公理財或者保本理財這種純粹負債意義上的理財規模可能會減少,但作為資産管理意義上的理財規模增速會有所回升。

  銀行理財對債券的需求仍然剛性。從去年的銀行理財年報中我們可以看到,銀行理財投資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的規模佔比為43.75%,投資銀行存款的規模佔比為26.56%,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産的規模佔比為20.91%。隨著銀行理財規模的增長,很多股份制銀行非標資産佔比已經觸及總資産4%的上限,未來擴展規模有限,同時優質非標資産的供給也隨著經濟下行非常乏力,所以非標在銀行理財規模的佔比很難上升。去年下半年以來,銀行理財參與股票質押融資的規模持續上升,今年3月很多股份制行投向資本市場的規模都突破千億,很多都與二級市場融資有關,隨著風險的上升和需求的弱化,未來這部分高收益資産規模增長也是有限的,銀行理財對於債券的需求仍然剛性。

  □中信建投證券 黃文濤 董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