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利好落地成利空 期債上行艱難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由於一季度國內經濟數據全面下滑,市場對於降準和降息的預期大大加強。受此影響,五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連續上漲。5月11日,央行宣佈降息之後,隨著短期利多出盡,多頭獲利了結,國債期貨不漲反跌。

  後市來看,雖然國內利率水準持續走低,但是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之下,期債仍然上行艱難,或將呈現高位振蕩的走勢。

  利率下行,眾望所歸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4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5%,較3月上升0.12%。雖然4月國內CPI小幅上漲,但是國內經濟仍然不容樂觀。自2014年8月以來,國內CPI已經連續9個月低於2%的警戒線。這説明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

  雖然目前國內股市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是不爭的事實。眾所週知,拉動經濟主要靠消費、出口和投資,即通常所説的“三駕馬車”。首先,中國每人平均GDP仍然處於世界偏低水準,消費並不是中國經濟的強項,短期內消費很難成為帶動經濟上行的動能。其次,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都在下滑,發達國家的製造業都在回歸或者向著人工成本更低的東南亞轉移,因此出口下滑在所難免。最後,近幾年拉動中國經濟的主要方式是投資,政府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大量裝置的開工,直接導致目前中國各行業的産能過剩。鋻於中國目前正在去産能去庫存,投資對於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會下降。

  因此,國內經濟在沒有尋找到新的增長點之前,下行空間仍然很大。中國享受經濟結構改革釋放的改革紅利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期間,為了避免經濟下滑過快,央行將會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下行仍然是趨勢。這將支撐以國債為代表日固定收益資産。

  人民幣貶值導致外資流出

  數據顯示,4月M2(廣義貨幣供給量)為1280779.14億元,較3月上升5446.36億元,上升0.43%。這説明4月的降準所帶來的寬鬆效益已經開始顯現,貨幣供給量呈現增加的態勢。截至5月20日,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隔夜拆借利率為1.0320%,較5月8日降息前下跌0.4110%,跌幅達28.48%。顯示在降息的作用下,市場融資成本已經有所下行。

  在貨幣供給增加,利率水準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國債期貨的價格非但沒有上漲,反而出現下跌。筆者認為,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首先,國內股市火熱,市場對固定資産收益的熱情下降。其次,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已經提前反映在盤面上,降息之後多頭獲利了結。再次,債券的特性決定了在理性環境下,國債的上行空間是有限的。最後,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導致了海外資本大量外流。

  4月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為292189.19億元,較3月上升323.96億元。但是一季度外匯佔款凈流出2225.23億元,人民幣貶值導致資本外流,對衝了部分降息帶來的利多效應。

  通過上文的論述,筆者認為國內利率水準下行在所難免。受制于股市的火熱以及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國債繼續走強困難重重,近期可能呈現高位振蕩的走勢。

  (作者單位:金石期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