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間業務能否成為銀行增收“救兵”

  • 發佈時間:2016-04-20 07:24: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姜琳  責任編輯:劉波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已接近尾聲。儘管大部分銀行去年利潤增長都已跌至個位數,但中間業務收入紛紛呈現“快跑”態勢,特別是一些中小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漲幅高達五、六成甚至翻番。隨著“壞賬”越來越多、賺錢越來越難,中間業務能否成為銀行增收的“救兵”?

  華夏銀行18日發佈的年報顯示,該行2015年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36.37億元,同比增長53%。從此前公佈的數據看,平安銀行2015年非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47.65%,重慶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6.4%,鄭州銀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更是同比增長高達105%。

  “中間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投行、託管、票據、理財和黃金業務的快速發展。”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中間業務收入主要包括手續費佣金、交易投資類收入等。面對利率市場化繼續推進下的利差收窄,以及不良貸款額、不良率持續雙升,拓展中間業務、增加非利息收入正在成為銀行利潤增長的重要途徑。

  借鑒美國經驗,不難發現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非息收入佔比不斷上升。按照銀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5年,16家A股上市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為38.1%,遠遠超過其平均利潤增速。尤其是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已經踏上通過非息收入增厚利潤的轉型之道。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利率市場化改革及網際網路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發展的背景下,中間業務將成為商業銀行經營轉型的必然選擇和發展方向。”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服務總監周永發説。

  專家表示,與發達國家銀行中間收入佔全部收入40%至50%相比,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佔比最高僅30%左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但放之未來,中間業務的錢也不是那麼好賺。一方面,監管部門不斷敦促銀行規範收費、降低服務費用,銀行的手續費收入增長難以持續;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金融對銀行理財的大力衝擊,將抑制銀行理財收入增長。

  今年春節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聯合宣佈,對手機銀行轉賬、匯款業務全免費;同時5000元以下的網上銀行轉賬匯款也免去手續費。3月末,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新規下調了銀行卡刷卡費率,每年讓利各類商戶合計74億元。消費者和商戶手續費減少必然帶來銀行中間業務收益受損。

  提升中間業務的“含金量”,可能才是銀行下一步保持利潤增速的“法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係副主任呂隨啟表示,收益接連下降、“飛單”亂象頻發,直接導致銀行理財作為銀行收入來源“主力軍”的地位退讓。而隨著A股市場實行註冊制,投資銀行業務有可能超過銀行理財業務,成為中間業務收入的首要來源。

  《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5)》的預測調查已顯示,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將超過理財業務收入、結算類業務收入,成為中間業務收入最重要的來源。由此看,銀行中間業務轉型任重道遠,競爭也將越發激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