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調控“留後手” 逆回購縮量降準預期升溫

  • 發佈時間:2015-12-09 08:33: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央行調控愈發精準。在首輪IPO安然度過資金洪峰後,昨日逆回購重歸100億的低量水準。但業內人士分析,臨近年底,面對外儲下降和美聯儲議息窗口,且第二輪新股發行在即,資金面波動恐加大,若公開市場不加大資金投放,央行或“再留後手”馳援流動性,亦不排除再度降準的可能。

  短期流動性暫寬鬆

  據央行公告,8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為2.25%。操作量較上週四明顯縮量,又回歸至此前每期100億的低量,鋻於當天有500億逆回購到期,單日凈回籠資金400億。

  昨日資金凈回籠的背景是,IPO重啟後首批10隻新股未中簽申購預繳款已全部退回,短期流動性較為寬鬆。

  從資金價格來看,8日,逆回購縮量對市場影響有限,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的波動均在1個基點以內,加權平均利率分別報1.80%和2.39%。

  而從首批新股申購情況來看,累計凍結資金逾2.4萬億。而IPO對資金面的衝擊好于預期。央行逆回購此時突然縮量,也顯示央行對短期資金面的信心,認為昨日無需注入過多流動性。

  興業研究分析師郭草敏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昨日逆回購操作量僅100億,較小,對流動性影響不大。一方面,IPO的新規令其對資金面衝擊已顯著減小,特別是交易所市場。另一方面,此前央行下調SLF利率,也令市場對短期流動性預期較為穩定。

  事實上,自10月份“雙降”以來,央行未再下調7天逆回購的中標利率,而是通過逆回購量增減及設定利率走廊上限,來穩定流動性預期。而臨近年底,上述一系列舉動證明,央行短期維穩效果明顯,隔夜回購利率等短期資金價格一直較為穩定。

  資金面或再迎考驗

  但雖短期資金價格保持穩定,但值得關注的是,近期14天及1月期限等中長期品種的資金價格漲幅較大。尤其是昨日,1月品種的資金價格上漲了23個基點至3.13%,創下近2個月新高。

  “這説明跨年和跨春節的需求仍維持一定熱度。”某券商交易員表示,年末臨近,此外,由於下周即將迎來第二波新股申購,屆時資金面或將受一定衝擊,因此昨日中期資金需求較多。

  與此同時,前日公佈的外儲數據大幅度“縮水”,資金外流預期升溫,加之美聯儲議息臨近,上周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短期或遭遇貶值壓力。因此,市場預計央行在此背景下對衝動力也在上升,預計若未來不在公開市場加大資金投放,短期內或通過其他手段釋放流動性,亦不排除降準可能。

  招行同業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告訴記者,儘管外儲下降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還是反應資金外流的壓力,因此預計外匯佔款負增長的趨勢仍將持續,且很有可能貫穿2016年全年。

  “在此背景下,補充基礎貨幣的壓力從未消失。而逆回購、MLF、SLF等僅能補充短期流動性且存在資金成本,無法取代降準釋放的低成本長期流動性。”劉東亮表示,距離上次降準已經1個多月,降準的必要性正在上升,預計年內仍有一次雙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