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磊:"雙降"政策組合觸及中國金融體制的根本環節
- 發佈時間:2015-10-25 20:42:44 來源:國際線上 責任編輯:張明江
10月24日起,中國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存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另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對此指出,降息針對週期性因素,重在治標;普遍和定向降準針對週期和結構性因素,標本兼顧;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重在全面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方式,觸及了中國金融體制的根本環節。
10月23日,人民銀行公佈了一個政策組合:一是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二是同期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符合信貸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標準的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三是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
陸磊認為,2015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9%。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9%。經濟增長穩中有降,消費價格指數與生産者價格指數持續背離,企業經營存在壓力,外部需求存在不確定性,都需要貨幣政策從逆週期角度適時適度實施預調微調,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中性適度貨幣金融環境。
從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視角看,金融部門流動性和利率是中央銀行鞏固前期政策效果,繼續實行降息、降準政策的主要推動力。把握時機降息降準有助於進一步鞏固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的能力,切實降低各類經濟主體融資成本。
陸磊指出,在此次定向降準中,人民銀行調整優化了標準,特別納入了金融機構“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總量。這意味著,原本主要面向中小金融機構的定向降準進一步擴大到了部分符合條件的大型商業銀行。
他説,把支農、支小的大銀行納入定向降準政策範疇,有利於進一步正向激勵我國大中型銀行等金融主力部隊開拓“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領域,有利於依託其規模效益,解決長期以來困擾縣域和農村地區金融發展的“規模不經濟-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低-風險偏高-融資難融資貴”的惡性迴圈,最終有利於金融資源彌合國家經濟結構短板,全面促進結構調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總要求,指出了“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金融改革具體方向。“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是微觀意義上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必要條件,是宏觀意義上中央銀行調控方式、工具和參照係改革的新起點。”陸磊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