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開展千億MLF操作 降準預期再度升溫

  • 發佈時間:2015-10-22 07:4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袁盼鋒  責任編輯:郭偉瑩

  21日,央行[微網志]對11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共1055億元,期限6個月,利率3.35%,同時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

  這是進入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央行首次採用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釋放流動性,旨在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調節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

  央行動作頻頻

  20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同日,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單日資金凈回籠150億元。至此,10月以來,央行先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四次逆回購操作,期限均為7天,利率2.35%,合計投放資金2350億元。其間,到期逆回購共計2400億元,凈回籠資金50億元。

  公開資訊顯示,10月22日,央行還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

  相比于公開市場上的“微調”,此次央行通過MLF工具所釋放的1055億元流動性更為直接,規模與8月操作相當。8月19日,央行曾對14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1100億元,期限6個月,利率3.35%。

  9月,央行未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也未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9月末中期借貸便利餘額為4900億元,常備借貸便利餘額依然為0。不過,當月,央行通過向國家開發銀行提供抵押補充貸款(PSL)投放資金521億元。

  據央行數據顯示,2015年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35.98萬億元,同比增長13.1%,這一增速繼續高於此前政府所設定的2015年12%的目標。2015年前三季度凈投放現金763億元。

  但9月兩口徑外匯佔款繼續下滑。9月末,央行外匯佔款餘額為25.82萬億元,環比減少2641.42億元,金融機構口徑外匯佔款7.42萬億元,環比下降7612.78億元,兩口徑差異再次超過4000億元。

  此前,對於9月的外匯佔款數據,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就曾分析稱,隨著跨境資金流入規模較往年趨勢性減少,央行仍可能繼續降準,並配合使用多種數量工具,如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包括MLF和PSL在內的各種創新型工具,以補充基礎貨幣缺口。

  降準預期升溫

  “此次MLF投放,對衝外匯佔款,平穩資金面意圖明顯。”民生證券研究院固收負責人李奇霖分析稱,8、9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下降近6000億,再加上10月財政存款上繳,規模預估為3000億左右,目前超儲率大概率低於2%,此時釋放MLF意在對衝外匯佔款下降和財政存款上繳的影響。

  李奇霖認為,金融機構外匯佔款口徑與央級差距4000億,可能是因為大行替代央行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並與央行達成遠期協議對衝所致。儘管該手法在當期不減少基礎貨幣,但在後續會使基礎貨幣承壓。此外,MLF期限6個月,且資金成本較高,降準釋放的是長期流動性且資金成本低,能更好實現基礎貨幣對衝的作用。預估後續有50-100BP的降準空間。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也認為,今年第四季度央行很可能再次降準。

  “目前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仍處於18%的高位,與2010年第四季度持平。最近,央行下調了首套房購買者的首付比率,從早前的30%下調至25%,這將促使房地産市場交易回穩並創造信貸需求。因此,央行需要進一步放鬆對銀行系統的信貸限制,第四季度將再降準50個基點。” 劉利剛分析稱。

  “預計今年第四季度GDP增長溫和回升,全年實現7%的經濟增長目標可期。當前,還要繼續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四季度應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