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儲戶12萬存款不翼而飛 銀行被判擔責兩成

  • 發佈時間:2015-09-17 15:39: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儲戶訴稱,相關41筆支出均未收到提醒短信,銀行卻提供了“轉發成功”的記錄,並獲法院支援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荷,通訊員劉曉亮、譚煒傑報道:儲戶的銀行卡和網銀認證K寶均未丟失,賬戶資金卻以快捷支付方式被轉走12萬元,這是2014年11月在珠海市民李某身上發生的不幸遭遇。近期李某起訴珠海某銀行要求全額賠償,珠海市香洲區法院判決銀行承擔20%責任,一審後雙方均未上訴,目前判決已生效。

  12萬存款被轉賬

  2014年9月,李某在涉案銀行申領一張銀行卡,並開通了短信提醒等業務,賬號金額變動超過10元時將發送短信到李某指定手機號碼。2014年11月14日21時41分,李某在自動櫃員機上取現200元,指定手機收到了短信提醒。然而,從13分鐘後,(2014年11月14日21時54分開始至2014年11月16日16時04分),李某的銀行賬戶款項頻頻發生變動,分別以網上銀行、手機客戶端、電話銀行等快捷支付方式共支出41筆款項,支出金額合計122964.78元。

  後來發現賬戶異常的李某立即挂失該銀行卡,並到派出所向警方報案,該案警方至今尚未偵破。

  提醒短信未收到

  案件審理中,李某表示涉案41筆資金交易時,其手機沒有收到銀行發送的短信交易提醒,但因為按照移動公司建議對手機恢復了出廠設置,李某無法提供短信記錄予以核對。銀行提供了41筆款項的支出時系統短信記錄,全部短信記錄顯示“短消息轉發成功”,法院根據現有證據確認銀行向李某手機發送了短信提醒。

  除此之外,銀行聲稱“很安全”的快捷支付方式,在李某本次被盜刷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問題,交易繞過K寶認證。經案情分析,41筆交易是通過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的快捷支付方式進行,在操作中只需通過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電子銀行渠道輸入銀行賬號、密碼即可産生付款行為,即便有些付款需要驗證碼,驗證碼也是發送至指定的手機上。

  雙方被判有過錯

  針對本案中涉案資金被盜刷原因,法院認為資金被盜主要是由於李某手機資訊、銀行賬戶和密碼的泄漏所造成,李某對賬戶資金被盜負主要責任。

  另外,法院認為銀行作為金融機構,需增強金融服務的安全性,提高銀行系統軟體的技術水準,承擔相應安全保障責任。

  最終,法院根據雙方過錯的比例,酌定銀行承擔20%賠償責任。目前該判決已經生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