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橋貸款”是一劑地道的金融鴉片
- 發佈時間:2015-06-18 00:38:2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據媒體報道,廣西某企業通過銀行工作人員介紹,從另外一家企業借了3000萬元款,借期一週,利率3%,7天支付利息90萬元,包括給銀行人員中間費。
“過橋貸款”原本是銀行之間因項目信貸資金不足而進行的信貸換位投放行為,而現在卻被銀行作為一項創造發明,異化為幫企業尋找資金償還企業銀行貸款、從而使企業資金不斷鏈、銀行信貸資産品質不下降的金融行為。顯然,“過橋貸款”是銀行為降低不良貸款而催生出來的金融怪胎,並被銀行視作信貸管理經典之作,屢試不爽。然而,事物總有兩面性,“過橋貸款”雖然能解決一點眼前問題,也會産生很大的負面後果,目前而言,它的負面影響遠勝於正面作用。近期銀行員工參與組織的“過橋貸款”集中爆發出問題,銀行及其員工在其中充當了不光彩角色,其結果是銀行名聲掃地,企業、參與融資者蒙受損失。如震驚業界的廣西北海某銀行前員工充當資金掮客,給多名客戶撮合高達數十億元“過橋貸款”之後卷款消失的醜聞。
把“過橋貸款”比喻成金融鴉片,是因為這種貸款本來是幫助企業獲得臨時資金以償還銀行貸款,但銀行這種“慈善之舉”並沒使企業從根本上化解問題。如果這種不得已時才可一用的臨時手段被銀行長久使用,並被視為銀行信貸管理的重要“輔助手段”時,將造成諸多危害:
首先,會讓銀行信貸管理對“過橋貸款”形成不正常依賴,會誘發銀行信貸管理中出現更多漏洞,爆發更多案件。“過橋貸款”若成了銀行信貸管理中的常規手段,就會助長銀行信貸的惰性,當企業面臨資金困難時,不是與企業分析原因、找出解決問題辦法,而是把解決資金困難的全部希望寄託在“過橋貸款”上,只要能還上貸款,不分企業資金來源,也不管信貸員採取什麼手段,這樣只會爆發出更多的金融案件、金融醜聞,使更多企業和個人陷入“過橋貸款”風險漩渦。
其次,企業無法通過這種辦法從根本上擺脫資金困境,企業一旦靠這種方式應付,將會被各方不斷“敲骨吸髓”,甚至陷入經營絕境。所謂的“過橋貸款”可以讓銀行暫時緩一口氣,但這種資金的平均融資成本年利率甚至達到45.58%,足以讓企業“生不如死”。如果一些銀行騙企業還貸或因政策變化不能放貸,則“過橋貸款”就成了套在企業脖子上的絞索。一位企業家形象比喻,高額融資成對企業來説是“花錢買口氣”,“過橋”一不小心就成了過“奈何橋”,現實中曾有很多企業就死在了“過橋貸款”上。
再次,會給銀行與民間各路非法或灰色資金進一步壯大,加劇整個社會金融生態紊亂,使企業無法獲得有利金融發展環境。從“過橋貸款”引發系列案件看,不少銀行工作人員利用銀行特殊身份作掩護,大肆充當資金“掮客”,名為銀行信貸管理,實則幹著“放貸私活”,牟取鉅額灰色利益,這已成不少銀行信貸“潛規則”。據某股份制銀行支行行長稱,銀行普遍存在員工做過橋貸現象。若這種現象持續蔓延下去,不僅讓銀行員工“奉公守法”意識逐漸淡薄,還給導致銀行員工與社會各類非法金融組織“深度合作”創造了契機,更吊高了銀行與民間各類金融組織胃口,使整個社會融資成本無法降低。
然而,導致銀行“過橋貸款”行為根源在於銀行貸款不能借新還舊,還有銀行貸款期限設置不科學及過於嚴苛的不良信貸業績考核制度。針對“過橋貸款”造成的危害,去年銀行監管部門出臺了續貸新規,對信用記錄良好、經營正常的小微企業可進行貸款展期,可發放新貸款償還老貸款,避免小微企業去市場上找更貴資金借新還舊。但為何商業銀沒有認真執行監管新規,依然故我地去逼迫企業做“過橋貸款”?關鍵還在其中巨大灰色利益。由此,斬斷“過橋貸款”禍患,還得商業銀行加強自律,加大信貸內控力度,對員工約法三章,加強企業還貸資金來源監督。同時,監管部門加大檢查執法力度,督促銀行嚴格執行續貸新規,並靈活制定貸款期限,改進業績考核辦法。唯有如此,“過橋貸款”才能銷聲匿跡,金融鴉片之癮才能根除。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