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銀行加入倫敦黃金定價機制 話語權極大增強

  • 發佈時間:2015-06-18 07:14: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16日宣佈,經洲際交易所旗下定價管理機構批准,中國銀行將同其他7家西方銀行一起,參與LBMA黃金定價。對於這一全球黃金直接定價機制首次迎來非西方成員,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孫煜1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行的加入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在國際黃金市場的話語權。

  LBMA宣佈中國銀行加入後,該協會主席露絲·克羅韋爾表示:“特別歡迎中國銀行的加入。作為LBMA的初始成員之一,中國銀行成為中國首家參與直接定價行當之無愧。”孫煜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銀行于上世紀70年代就在倫敦開展黃金交易,1987年LBMA成立時就成為初始會員,在之後20多年裏一直是該協會唯一一個擁有會員資格的中資機構。孫煜説,雖然是世界上最大黃金生産國和消費國之一,但長久以來中國的金融機構無法直接參與到倫敦金直接定價中,中國的黃金話語權與市場體量不匹配。“中國銀行參與每日兩次的定價(礦商和消費者將其用作基準),能更加有效地聯通境內黃金市場和境外黃金市場,促使國際黃金市場的定價能夠反映中國市場的供需狀況,有利於國際黃金市場的定價更加全面、真實、客觀。”彭博社評論稱,這一進展表明,中國在國際貨幣領域和黃金領域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有分析指出,中國正在囤積黃金,使其高達3.7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多元化,進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金融時報》稱,目前在中國黃金市場,由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黃金,而上海期貨交易所有黃金期貨掛牌上市。隨著中國慢慢放開其資本賬戶,上海黃金交易所已在該市的自由貿易區建立了一個面向外國投資者的國際板。中行在年度報告中稱,該行去年在上海黃金交易所自營黃金交易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倫敦黃金市場長期以來都是全球現貨黃金的定價中心。倫敦黃金定盤價是國際市場普遍接受的價格指標,被廣泛應用於生産商、消費者和金融機構間交易結算,同時也是眾多黃金衍生交易合約的定價基準。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1919年,倫敦黃金市場開始實行日定價制度,最初是由倫敦五大金行每天制定兩次金價,確定價格時間是英國當地時間上午10時30分和下午3時。上午一般是根據前一天晚上的倫敦市場收盤之後的黃金市場價格定出一個適當的開盤價;下午根據全天交易情況再次確定一個基準價格。後來,確定價格的機構變成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5家銀行,他們通過電話互通資訊決定基準價格。從2015年3月20日開始,倫敦黃金定盤價被LBMA黃金價格取代。新定價機制仍然每天兩次定價,但與之前通過電話定價方法不同,這是個電子和可交易的拍賣過程。《金融時報》稱,目前,參與設定倫敦黃金定價的銀行包括:巴克萊銀行、高盛、匯豐銀行、摩根大通、法國興業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以及瑞銀集團。

  萬喆表示:“中國銀行能夠成為黃金定盤機構有話語權的參與方,對中國來説是一種巨大進步。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歐美在黃金定價上依然佔壟斷地位,西方定出的大宗商品基礎價格市場認可度和使用頻率依然佔據主導地位。”萬喆強調,中國要成為真正的重量級定價方,還有很長路要走。“中國是當今全球增長最快的黃金市場,是成為改變世界黃金版圖的重要力量。不過,中國黃金市場目前依然比較封閉,參與交易的市場主體僅限于國內參與者,難以真正參與到全球交易中去。”

中國銀行(60198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