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解惑大行混改 民資組團或是可選路徑
- 發佈時間:2015-06-17 09:00: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田燕
混改或讓沉寂有時的銀行股再迎春天,今日落地的交行深改方案如期囊括了市場預期的引入民營資本、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機制改革等多個方面。
不過在市場熱切期待混改帶來的改變之時,有業內人士則對如何“混”依然充滿疑慮,比如對於市值龐大的國有大行而言,一個百分點的股權變更即意味著百億級資金的往來,但有此實力的民營企業屈指可數。
分析人士認為,一種可能的操作是,民資或可組團進駐,作為一個相對有誘惑力的對價,即使民資持股比例微不足道,但國有大行也可能考慮許以董事席位。
民資組團或是一大方向
以昨日A股收盤價計算,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市值分別約為18639億、12407億、14219億、17100億、6405億,市值龐大。
“出得起哪怕是1%股份資金的都得是大國企,民資錢不多,要接手要價肯定也會特別狠,‘混’誰去?”一國有大行人士表示。
但交行方案明確要探索引入民營資本,建行董事長王洪章前日也在香港對外表示,建行目前已經是混合所有制企業,但會做進一步的資本調整,計劃在未來引入大型民營企業入股。
以昨日A股收盤價計算,五大行僅是百分之一的股份市值即達百億左右,最小市值的交行1%的股份市值達到60多億,工行則要186億,于工行而言,5%的股份意味近千億市值。
交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也承認,單個民營企業入股國有大行,並想獲得一個董事席位有難度,因為難有民資能一次性予以這麼大的投入。交行是國有大行混改第一單,其混改方案的制定研究單位據媒體報道為交行金研中心。
先行的交行或能給仍在困惑中的其他大行予以參考借鑒,上述大行人士就明確對上證報記者説,“先看交行怎麼改吧。”連平提及的一個可能的操作方向是,民營企業可以組團進駐國有大行,且這種模式前有借鑒。
“在工行上市前,高盛就組了一個投資團購入其約10%的股權,作為財務投資,在工行上市後出售獲利豐厚。”連平説。只不過,高盛組建的這一投資團是以外資金融機構為主,但亦可作為國有大行引入民資的借鑒方向之一。
實際上,早在2103年,既有金融界前高管建議設立“商業銀行改革發展投資基金”,聚集更多民間資本,通過資産管理公司專業運作,投資金融企業。
“如果此類基金規模迅速擴展,也可讓這些基金投資國有控股的大型商業銀行,或把一部分國有股轉讓給有關基金。這樣,既有利於集中民間資本更多進入金融業,也可緩解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壓力。”該高管指出。
吸引力何來
民資可以組團解決資金量小的難題,而國有大行需要解決的是,如何使得其股權看起來更有吸引力。
當下的現實是,對於大行而言,引入民資對國有大行的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比如新理念、新做法,但即使混改,國有大行控制權仍將掌控在以匯金、財政部為代表的國有股東名下,交行公告也明確堅持國有控股地位。
對於斥鉅資入股國有大行的民營企業或民營企業投資團亦要考慮,在無法獲得控制權的前提下,如何衡量投入産出比,且利率市場化正在到來,經濟下行期銀行業績前景亦在下行,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銀行平均業績增幅不足10%,市場普遍預期銀行業績增速仍將下行。
“銀行股那點漲幅根本入不了民營機構的眼,又控不了股,影響不了經營決策,誰有興趣?”有大行人士覺得大行的混改頗有難度。
同樣的投入,如果進駐的是成長性更高的股份制銀行或城商行則完全是不一樣的境遇,比如去年以來安邦總計斥資幾百億資金從二級市場購入民生銀行(600016,諮詢)股份,且已晉陞為該行第一大股東,但幾百億資金放在國有大行僅能成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股東,難言話語權。
在一系列約束性前提下,如何吸引民資入股是大行混改需要考量的難題。連平的看法顯得相對樂觀,他認為目前還是有很多民營企業有積極性入股銀行,且不少民營企業市值也達到千億級,亦有投資訴求,而對於大規模的投資而言,大行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風險小,“大而不倒”,大行也會考慮在此次混改之時予以民資董事席位,讓其真實了解國有銀行的經營情況,把控其投資風險。
對於是否得是持股比例達到5%以上的股東才能獲得董事席位的問題,連平説,如果要求太高就沒有吸引力,持股比例應該較5%寬鬆。
目前四大國有銀行董事或非執行董事多來自匯金或財政部委派,交行董事會構成相對多元,除了大股東財政部委派的董事,還有董事來自匯豐銀行、首都機場集團,後者持有交行股份比例僅有1.68%。
薪酬或區分對待
不過大行混改不是單純的引入民資,中國銀行(601988,諮詢)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説,其目的是要使得國有大行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機制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期望帶來重大變革。
交行混改的另一大方向是薪酬和人事制度的市場化,不過目前金融機構高管薪酬“被限”,與交行所提混改方向看起來背道而馳,且有業內人士認為,國有大行人事任命權不可能真的做到市場化。
連平的説法則是可以考慮區分對待,比如監事長、副行長級別以上的高管團隊、黨委委員等仍為中管幹部,但其他人事安排可以考慮市場化,薪酬設定也會考慮同樣的區分設置。
宗良頗為贊同上述區分考量,不過他説,市場化的薪酬也應有相應的約束機制,比如股權激勵,“不能一下子就給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