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近四成銀行不披露理財産品運作期資訊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毛宇舟  責任編輯:孫朋浩

  理財産品資訊披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銀行對應的信披工作似乎並不到位。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發行理財産品19.13萬款,總募集金額92.53萬億元,較上年增加24.44萬億元,增長35.89%;期末理財産品餘額達15萬億元,較去年年初增加4.82萬億元,同比增長47.16%。規模如此龐大的理財産品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投資者。然而,銀行理財産品的“老大難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近四成銀行在理財産品運作期間不對産品凈值等資訊進行披露。

  普益財富第一季度理財報告顯示,納入監測的100家銀行中有39家銀行在第一季度沒有對其運作期內的任何産品披露運作公告。同時,部分銀行的資訊披露在季度間的波動性很大的情況仍然存在,許多銀行産品的運作資訊披露品質和數量存在時好時壞的情況。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部分銀行在理財業務的管理及內部控制上需要進一步加強,以保持資訊披露的持續性和一貫性。

   運作期産品資訊難覓

  近些年,銀監會陸續下發了多個文件規範銀行業理財市場,尤其是2013年下發的《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運作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啟用理財資訊登記系統,使得規範理財産品的資訊披露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根據相關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設計的理財産品實行全國統一的電子化報告和資訊登記制度,總行應在理財産品銷售前的10個工作日,通過系統向銀監會或屬地銀監局報告産品相關資訊。登記的資訊包括産品期次、運作模式、投資資産種類及比例等,以及産品審批人、設計人、聯絡人、投資經理等。理財産品需逐只報告其申報、發行、存續和終止登記等資訊。

  不過,雖然監管部門三令五申,但是各家銀行在執行上仍然打著折扣。《證券日報》記者瀏覽各家銀行官網發現,産品的發售和清算公告比較完備,各家銀行基本都有相關資訊公示,相對而言,産品運作期間的資訊卻少之又少。

  此外,即便有部分銀行披露産品運作資訊,但相關資訊也大多被“上鎖”。例如在某國有大行的官網上,可以查詢到産品在運作期間的公告資訊,但是該資訊僅相關投資者可見。該行客服則告訴本報記者,産品報告披露只針對投資者,其他每人平均不可見。

  而根據普益財富的數據,在其今年第一季度統計的100家銀行中,有39家銀行在第一季度沒有對其運作期內的任何産品披露運作公告,河北銀行、蘭州銀行、龍江銀行等多家銀行在運作産品資訊披露上得分都為零。

  本報記者瀏覽河北銀行官網看到,其理財産品公告一欄只有在售理財産品資訊,例如“我行正在發售河北銀行2015年063號對公保本理財産品”,且沒有相關的産品説明書;對於已經發售的産品也沒有相關的清算報告,産品的運作期報告更是片語皆無。

  對於行業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一位股份制銀行資管部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銀行理財産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投向了非標資産,雖然銀監會規定理財餘額的35%為配置非標資産的紅線,但是現有體量仍較大,這部分資産的收益高但風險大而且不透明,無法做到及時披露。而銀行理財産品運作期的報告只對投資人披露是合理的,只不過目前還無法確保每一個投資者都能夠及時地收到報告,這主要是技術上的原因。事實上,中國的投資人多數還是關心到期以後資金與收益能否到賬,很少有投資者因為沒有收到報告而投訴的案例。

  外資行投資報告一週一發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處於運作狀態的QDII産品達到251款,月度收益率為正的理財産品有135款,其中,中資銀行發行佔比20.74%,外資銀行發行佔比79.26%。具體來看,中資銀行正在運作的67款QDII理財産品中,獲得正收益産品28款,佔比41.79%;而外資銀行正在運作的184款QDII理財産品中,正收益産品達到107款,佔比為58.15%。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外資行的理財産品對於境內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方面佔有相當大的優勢,而外資行除了帶來國外資産配置的理念外,在服務上也更加“國際化”。例如,在外資行的官網上很難看到有相關的理財産品資訊披露,只是對産品的類型進行相關描述。

  星展銀行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外資行基本採取一對一的服務,一位客戶從溝通開始,直到産品清算,都是一位客戶經理負責,這當中,産品的運作報告也由客戶經理負責定期發給投資者,一個是為了投資者的私密性考慮,同時也能保證客戶可以及時了解自己所投資産品的相關資訊,産品的報告基本都是一週一次發到客戶的郵箱。

  國內銀行方面的數據顯示,産品運作披露做得較好的多為城商行,例如,泉州銀行、錦州銀行、鄞州銀行、晉城銀行和寧波銀行,這些銀行對於單只産品基本都有定期的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當期申購金額、當期贖回金額、産品份額變動等資訊。

  普益財富分析師陳晨表示,區域性銀行的資訊披露要明顯好于全國性商業銀行,資訊披露規範性排名位居前列的區域性商業銀行雖然産品發行量和到期量普遍低於全國性商業銀行,但是這些銀行不僅在産品發行資訊和到期資訊的透明度與完備性上表現卓越,而且在産品運作資訊披露上也做到了運作公告與當期運作産品的較好匹配,因而這些銀行的資訊披露總分大多超過全國性商業銀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