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業如何應對戰略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2-26 05:19: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波士頓諮詢公司日前發佈全球銀行業報告指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持續衰退,全球銀行業至今仍在充滿競爭和變數的市場環境中奮力應變。在這一情形下,銀行唯有積極轉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對各國銀行而言,從哪些方面著手推動轉型,確實是一個難題。由於後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市場環境變化更快,對錯誤的容忍度更低,作出精確預測的難度因而也更大,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金融機構將難以擺脫困境。調查顯示,國際上的一些銀行在國際金融危機前佈局的大量非核心業務,如今已成了沉重的包袱,進而影響到銀行優化資産負債表和壓縮成本。

  業內專家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全球銀行業遭受重創,迫使各大銀行拋售資産,引發大規模的市場緊縮,並帶來前所未有的資産減值。有統計顯示,2008年以來,全球各大銀行的資産減值累計達1.3萬億美元。其中,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資産減值規模高達1480億美元,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匯豐銀行、西班牙國家銀行的減值都在1000億美元以上,摩根大通銀行、勞埃德銀行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巴克萊銀行和義大利裕信銀行的減值超過500億美元。

  目前,各國銀行仍在努力消化危機帶來的損失。在此過程中,金融監管機構、銀行管理層、投資者和市場等有關各方均高度關注銀行的穩定性和風險管控。尤其是監管機構對銀行施加了極大的監管壓力,對銀行的資本金、流動性和融資要求標準不斷加碼。例如,歐盟出臺的銀行業改革“利卡寧報告”提出,將銀行自營交易與其他業務相分離;英國主張“圍欄改革”,即以“圍欄”形式隔離零售銀行業務,為其築起“防火牆”。為此,各銀行被迫改進合規實踐,在各方的嚴密審查下從事商業經營。

  與此同時,傳統銀行還面臨著數字化和網際網路金融的挑戰。研究顯示,在零售銀行業中,客戶與實體網點互動的頻率不斷下降,但單次互動時間卻呈上升趨勢。究其原因,客戶往往通過數字化平臺完成簡單操作,在實體網點選購複雜産品和獲取個性化服務。這給銀行造成了新的挑戰,既要精簡網點建設,以壓縮成本,又要保持佈局的廣度和覆蓋面,保證服務客戶的品質。隨著電子支付和移動支付應用的不斷深化,網際網路金融等非銀行業的創新模式對銀行核心業務形成了巨大挑戰。

  與傳統觀念不同,在後危機時代確保銀行業取得成功,並不存在任何靈丹妙藥。儲蓄、財富管理和交易作為銀行的傳統業務,是銀行生存的根基。銀行惟有把這些基礎業務做好了,才談得上發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辨明趨勢,不斷創新,在管理、人才和技術方面培養新的能力,嚴控風險管理,重塑客戶體驗,擁抱網際網路思維,主動實現戰略轉型,才能重獲昔日輝煌,乃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縱觀全球,各國銀行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新興市場高速增長,英美市場正在復蘇,大部分歐洲市場則依舊停滯不前。特別是在新興市場,一些大型銀行的競爭力得到顯著增強,並在創新的道路上一馬當先,成功實現了戰略轉型。新興市場銀行業的成功做法,值得引起各方重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