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未來我國銀行業的五大發展趨勢

  • 發佈時間:2014-11-13 05:27: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經濟增速放緩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我國銀行業轉型升級也在艱難前行,把握住銀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

  第一,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將進一步深化。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既符合國家經濟政策的導向,也符合銀行業自身的利益,是未來銀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

  銀行業支援實體經濟並不應是簡單地向企業增加貸款,甚至忽視風險給企業貸款,而是要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向符合結構調整方向、有良好市場發展前景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援,同時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等金融服務薄弱環節的支援,挖掘潛在的金融需求。對於一些産能過剩行業、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則要有序退出。除了信貸支援以外,銀行業還應完善各項金融服務,為企業提供支付、結算、理財等多方面服務。

  第二,銀行業經營模式將進一步差異化。隨著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改革進程加快推進,金融領域的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各家銀行面臨的不僅是銀行同業間的競爭,也面臨來自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甚至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競爭。這將迫使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轉型發展,通過經營模式轉型,尋求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進而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

  第三,金融脫媒趨勢不可逆轉。從全國情況來看,銀行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逐年下降,2013年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為51.4%,創歷史最低水準,銀行貸款已不再是企業融資的唯一選擇。在這種態勢下,銀行業應從兩方面加以應對:一是加強綜合服務能力,拓展多元化收入來源;二是優化信貸結構,挖掘新的盈利空間。

  第四,資訊科技發展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網際網路金融注重客戶體驗、善於運用資訊技術的特點,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很大啟發意義。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重視客戶全方位數據特別是非結構化數據的收集,並據此分析和挖掘客戶習慣,預測客戶行為,有效進行客戶細分,提高業務行銷和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網際網路行業成功的企業有一個共性,就是都有很強的用戶黏性。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即提供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客戶需要的不僅是快捷的貸款,更需要包括結算、理財、諮詢等在內的金融服務,應滿足這些金融需求,同時打造線上線下服務的一體化。

  第五,銀行業發展穩步走向國際化。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是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國銀行業的國際化發展既是服務我國開放型經濟體系建設的要求,也是銀行自身應對日益激烈的金融競爭的需要。簡單來看,銀行業國際化的內涵有三個方面:一是機構網點的國際化。二是經營管理的國際化。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業務經營方面向國際先進銀行看齊。三是服務對象的國際化。一方面加強對企業國際結算、貿易融資等業務的服務力度,解決進出口企業資金難題;另一方面支援企業“走出去”,為企業對外開拓市場、兼併收購等提供金融服務。

  (作者係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