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華夏銀行:落後者“快跑” 混合所有制或迎機遇

  • 發佈時間:2014-08-13 02:31:41  來源:新京報  作者:蘇曼麗  責任編輯:胡愛善

  2014年上市銀行半年報行情由華夏銀行的超預期增長開端。

  8月8日,華夏銀行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上半年凈利潤86.70億元,增長18.77%,高於市場普遍預期。雖然專家學者和銀行高管都在高喊“銀行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但近19%的利潤增速,説明銀行的日子還算好過。

  近幾年,華夏銀行是銀行中的“快跑者”。從2009年以來的5年,其年業績增長速度都位列上市銀行的前5名,2012年更是以同比增長38.76%的速度領跑16家上市銀行。

  生息資産快速擴張、非利息收入穩健增長是華夏銀行“快跑”的關鍵,但基數較低也是一個原因。與差不多同一時期成立的光大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相比,華夏銀行資産規模、營收、盈利能力遠落後於其他三家。華夏銀行還被指經營創新能力較弱,業務沒有特色。

  不過,“地方國資+中央國資+外資+民營資本”的股權結構讓華夏銀行成為混合所有制試點的熱門候選。 新京報記者 蘇曼麗

  5年增速均進入上市銀行前5

  目前僅華夏銀行披露了半年報,不過多家機構分析預計,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幅在11%至13%之間,其中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速預期相對較高。華夏銀行19%的凈利潤增速超出不少分析機構的預期。

  新京報記者查閱數據發現,從2009年以來的5年時間裏,其年度業績增長速度都擠進上市銀行的前5名。

  2009年,華夏銀行實現凈利潤37.6億元,同比增長22.45%,其凈利潤增速在當年14家上市銀行中排行第4。2010年凈利潤增速高達59.29%,增速僅次於當年剛剛上市的光大銀行。2011年華夏銀行凈利潤增速仍保持在50%以上,同比增長53.97%,位居同行業第三。2012年雖然凈利潤增速下降至38.76%,但位居16家上市銀行之首。2013年凈利潤155.06億元,同比增長21.17%,位居第二。

  雖然近幾年利潤增速逐年下降,但華夏銀行凈利潤規模增長了3倍。若按照分析師的預測,到今年年底,其凈利潤規模將比2009年增長3.7倍。

  凈利差逐年下降

  “上半年生息資産規模擴張、非息收入高增長對華夏銀行利潤增長的貢獻最大。”長城證券分析師黃飆認為。

  上半年,華夏銀行生息資産規模同比增長18%,其中,應收金融機構款項同比增長32%,貸款同比增長16%。不過,利率市場化壓縮了銀行利差空間。華夏銀行凈利差逐年下降,從2012年上半年的2.59%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44%。

  為了應對利差收窄,不少銀行紛紛轉型。2009年,華夏銀行戰略轉型,提出做“中小企業服務商”。華夏銀行行長樊大志曾表示,起初是順應監管部門建立中小企業信貸部的要求,後來發現中小企業市場是一片藍海,中國90%的企業是小企業,從中找到優秀的小企業不難,而銀行對小企業貸款的議價能力較強。

  華夏銀行已經嘗到這種轉型的甜頭。二季度末,公司小企業客戶接近25萬戶,貸款餘額突破1900億元,這使得華夏銀行的貸款定價繼續提升。不過,由於存款成本提高,該行的存貸利差基本持平。

  華夏銀行利潤高增長的另一個推手即中間業務。2014年上半年,華夏銀行中間業務收入41.44億元,增長25.27%,中間業務收入佔營收的比率為15.71%,同比提高0.81個百分點。

  不依賴利差的中間業務收入正是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方向。在利率已經完全市場化的國家,中間業務收入是銀行的最重要利潤來源,佔比往往達到50%左右,有的甚至達到70%以上。

  被指經營創新能力較弱

  增速快除了華夏銀行本身的發力之外,與其基數低也有一定關係。

  華夏銀行成立於1992年,同年成立的還有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則在1987年成立。與“年齡相倣”的股份制銀行相比,華夏銀行總資産和營業收入依然靠後。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到2013年底在上市16家銀行中,華夏銀行排在第13位,僅列三家城商行之前。

  從盈利能力來看,華夏也遠遜於這些兄弟行。2013年,招行、中信、光大的凈利潤分別為517.43億元、391.75億元、267.5億元,華夏銀行僅為155.06億元,不到招行1/3。“相比招行的零售業務、民生的小微業務、興業的同業業務,華夏之前在股份制銀行裏沒什麼特色。2009年轉型後略有起色。”一位銀行業人士如此評價。

  這與華夏銀行的股東背景頗有關係。中報顯示,華夏的十大股東裏中央國資和地方國資佔比超過了總股本的44%,比外資和民資的總和高出接近20個百分點,國資影響力強大。華夏銀行先後迎來了三位從北京市副市長的位置上“空降”的董事長。

  1997年,擔任十年北京市副市長的陸宇澄成為華夏銀行董事長。2003年,原北京市副市長劉海燕接棒陸宇澄掌舵華夏銀行。2007年,華夏銀行迎來第三位原北京市副市長翟鴻祥。2008年華夏銀行行長吳建接任董事長一職,樊大志任行長,華夏銀行由北京市副市長擔任董事長的歷史終結。

  “國有股權過強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華夏銀行的市場化進程,使其無法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的優勢。”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稱。

  東北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唐亞韞在其研報中不止一次指出,華夏銀行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屬於整體管理能力和經營創新能力較弱的品種。

  混合所有制猜想

  華夏銀行或將迎來機遇。

  今年年初,北京市提出北京將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援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求“近兩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上周有消息稱,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一次會議中提出,下一步將推進銀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將會有實質性動作。

  華夏銀行是試點的熱門人選之一。中金公司認為,北京國企改革方案有望于近期出臺,華夏銀行可作為國企改革潛在標的。羅毅也表示,華夏銀行目前已經具備混合所有制基礎,可以説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站在了許多國資的前頭,很可能會第一批完成改革,成為樣板。

  目前,華夏銀行的股東中,地方國資背景的首鋼集團佔20.28%,中央國資背景的國家電網佔18.24%,外資德意志銀行持股19.99%,民營資本恒大地産、潤華佔比達到7.62%。

  目前華夏銀行並未透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進展。

  羅毅對華夏銀行的混合所有制看法較為樂觀。他認為,地方國資背景使華夏銀行在區域的資源挖掘與業務開拓享有優勢。國家電網作為央企,可以奠定華夏銀行良好的對公資源優勢。德意志銀行有望助力華夏銀行業務及管理升級。恒大地産將有望在“社區資源+地産産業鏈融資+多元化業務+新開拓業務”給予華夏銀行金融端口。

  羅毅稱,“國有股權仍可能進一步稀釋,有利於進一步打開外資操作和民資注入的空間,使外資和民資在公司的經營決策上更具話語權,使混合所有制優勢得到發揮。”

  華夏銀行近年凈利及增幅

  2009年

  37.6億元 同比增22.45%

  2010年

  59.90億元 同比增59.29%

  2011年

  92.22億元 同比增53.97%

  2012年

  127.96億元 同比增38.76%

  2013年

  155.06億元 同比增21.17%

華夏銀行(600015)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