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姜建清將卸任工行董事長 掌舵工行16年

  • 發佈時間:2016-05-05 15:25: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儘管外界對於姜建清的卸任早有預期,但掌舵工行16年,他對於工行的影響舉足輕重。

  第一財經獨家獲悉,昨日,工行總行臨時召開會議,針對重要職位進行民主推薦,其中涉及到的職位變動就包括工行董事長一職。現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因年齡原因,即將功成身退、卸任董事長一職。

  按照中組部和國資委的規定,央企領導退休年齡通常是60周歲,視具體情況而定可以放寬至63周歲。而生於1953年的姜建清今年已經63歲,逼近卸任的最後年齡期限。

  儘管外界對於姜建清的卸任早有預期,但掌舵工行16年,他對於工行的影響舉足輕重。16年來,他帶領工行股改上市、轉型突圍、揚帆出海……完成了“宇宙大行”的華麗蛻變。

  截至2015年末,工行的資産規模已達22.2萬億,是目前世界資産規模最大的一家銀行。去年,工行全年營業收入 6976.47億元,實現凈利潤 2777.20億元。其中,利息凈收入 5078.67億元,非利息收入1897.80億元。

  談及銀行的成功之道,姜建清曾多次提到,成功銀行相同的成功經驗即穩健經營。“歷史不斷告訴我們,在基業常青銀行俱樂部成員中,大部分其實並不是百米賽的高手,卻是耐力和穩定性極好的馬拉松健將”。

  憑藉這種“馬拉松”式的堅毅和耐性,他帶領工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挑戰。不管是在“4萬億”時代,工行在信貸投放上的謹慎和克制,還是近年來,工行在戰略轉型方面的積極佈局,無一不體現出這位銀行家的深謀遠慮。

  當下,中國銀行業面臨的考驗日趨嚴峻:受經濟“三期疊加”因素影響,銀行資産品質持續承壓;受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化的影響,銀行利潤增速不斷下降;再加上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衝擊,銀行轉型的壓力日益增大。

  但如何應對時代和行業的巨變?作為中國銀行業的“老大哥”,工行在已然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國際化發展、綜合化經營、網際網路金融三箭齊發,成為工行轉型突圍的新引擎。

  在姜建清執掌工行期間,工行海外業務發展迅猛。目前,工行已經形成了橫跨亞、非、拉、歐、美、澳的服務網路,成為境外網路覆蓋範圍最廣的中資金融機構。此外,工行與147個國家和地區、1604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

  近年來,工行通過新設或收購的形式,先後組建了工銀瑞信、工銀租賃、工銀國際和工銀安盛,成功進入基金、租賃、牌照類投行、保險等業務領域,綜合化經營的佈局已近初具規模。

  此外,去年工行也接連發佈了網際網路金融品牌“e-ICBC”的1.0和2.0版本,構建了三個平臺(“融e購”、“融e聯”、“融e行”)、一個中心(網路融資中心),全力轉型網際網路金融。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銀行業資深人士認為,姜建清的離開是工行一個時代的落幕,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姜建清領導下的工行發展史也是中國銀行業十多年以來高歌猛進的縮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