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余豐慧:儲戶存款丟失銀行應負全責

  • 發佈時間:2015-05-22 01:51:52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余豐慧

  今年以來,幾次引起轟動的存款失蹤案涉及金額都很大。特別是近日石家莊發生的案件中直接把客戶的U盾掉包,性質離奇惡劣。

  從傳統意義上説,銀行特別是國有大行被稱為最安全的銀行,而如今存在這裡的錢也不保險了。

  儲戶存款在銀行不翼而飛,究其原因是外部大環境、內部小氣候共同造成的。

  從外部大環境看,目前民間高息攬存、高息非法集資猖獗,而且正在由於資金鏈斷裂而快速崩盤。客戶存款丟失案件中大部分都是內外勾結作案的。把客戶資金挪到銀行賬外高息攬存的企業或機構,儲戶存款到期前,再把資金歸回銀行賬戶。但由於高息攬存企業資金鏈斷裂,無法將資金歸還到銀行賬戶裏,客戶賬戶就成為空戶。

  從內部原因看,銀行工作人員摸準了儲戶貪高息的心態,打著銀行的招牌、以高息為誘餌吸引客戶資金。同時,“內鬼”親自給客戶辦理業務獲取客戶信任。這暴露出銀行內部管理的嚴重漏洞。一些銀行網點臨櫃大量使用不在銀行編制內的派遣工,他們是銀行直接接觸客戶的第一道窗口。這些人員就可能採取上述方式幫助外部機構高息攬存。事發後,一些銀行以肇事者不是正式員工為由推脫責任。

  筆者認為,只要在銀行營業網點辦理的業務,銀行就應對客戶資金安全負完全責任。因為客戶是衝著你門臉上那塊“銀行”的牌子去的。銀行把存款丟失推到個別員工身上,讓客戶去找作案人或司法部門報案,都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銀行應把客戶丟失的存款和法定利率利息無條件支付給存款戶,自己再去報案,追究內部作案者的法律責任。監管部門也應反思。為何從去年到今年初的兩會上,公眾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已多次提出儲戶存款丟失問題,但至今仍監管無果?

  當然,儲戶絕對要提高警惕,一方面到銀行存款,只要遠遠高於正常法定利率都要格外小心;另一方面銀行存款賬戶、網銀、U盾等設置的密碼絕不能透露給任何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