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三季度銀行業不良仍“雙升” 盈利能力並未提高

  • 發佈時間:2014-11-17 07:50:12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地方銀行: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日前,中國銀監會發佈的中國銀行業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中國銀行業的不良依舊雙升,但銀行的盈利能力並沒有提高。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中國商業銀行的凈利潤為1.2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7%,增速較上一年降低1.5個基點。

  2014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産利潤率為1.35%,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9.78%,同比下降0.8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7669億元,較上季末增加725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16%,較上季末上升0.09個百分點。

  不少銀行表示,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區,是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深化背景下民營中小企業經營風險對銀行信貸品質影響的集中體現,鋼貿、光伏等行業為重災區。有些銀行甚至收緊或暫停對於相關行業的貸款額度。

  實際上,不僅是不良貸款,關注類貸款數量也逐漸上升。關注類貸款是正常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分水嶺,其升降情況也被視為未來資産品質的風向標。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關注類貸款數量為1.84萬億元,較上季度增加1961億元。

  有專家表示,不良貸款的增加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不可能控制在太低的水準。目前銀行業應該進一步調整信貸結構。

  “20年來都沒有遇到過這麼大的困難,儘管現在銀行貸款方面還是很困難,但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家股份制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在銀行的壞賬中,九成以上來自於大宗客戶,如光伏、鋼貿、傳統製造業等,小微客戶的壞賬率相比較低。

  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有不少銀行將自身的不良主動暴露出來。一位股份制銀行義烏分行行長就表示,他今年就將分行的不良主動核銷,在數字上看似不良較高,但在他看來,未來不良可能會有所下降。

  實際上,銀行如今也正處於轉型期間。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輪危機恐怕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對於銀行而言,轉型也勢在必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