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6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葉檀:銀行風險露冰山一角

  • 發佈時間:2014-09-22 03:33:2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最近,恒豐銀行被曝2013年違規為其股東企業兜底,本息合計40億元的3筆表外業務在今年8月底到期,由於企業現金流短缺無資還債,恒豐銀行不得不按照此前的協議約定進行代償。

  恒豐銀行該業務融資人實際是銀行股東,兩家融資機構有關聯關係,業務金額合計超過銀行資本凈額的5%,未經股東大會批准,未上報監事會與銀監會,並在銀行表外進行,上述所有行為沒有一件合規。

  偏偏在融資一方看來,每一樁都很正常。融資方如此“坦蕩”,只有兩種可能,或者是真不懂規矩,或者是委屈——別人都這麼做,為什麼單挑著我這只柿子捏啊。

  金融專家曾剛先生的“證詞”似乎印證了其中的“委屈”:本次恒豐銀行40億元剛性墊付事件,不會是孤例。有不少銀行設置了定向資管計劃,以同業存款方式提供資金,並出具承諾無條件購買定向資管計劃受益權,為股東融資行為進行兜底。通過設置複雜的交易結構,繞過監管政策對表內信貸資金的投向限制、資本金約束、存貸比的流動性約束、區域約束等,將自身的信貸業務包裝成同業業務。根據規定,銀行同業業務中負債端的同業存款並不納入存款準備金的計算,資産端的同業代付、同業拆出和買入返售等業務無需計提撥備,不受75%的存貸比限制,最終所有風險由該行自擔,信用風險實質停留在表內。這在一些中小銀行的確很常見。

  説不定決定這筆交易的人還要説——我是為了銀行的利潤啊,有數億股的股權質押,有什麼可怕啊。

  中國金融風險問題堆積,從恒豐銀行案例可窺見一斑。按照恒豐銀行2013年年報,持有該行3.28%股份的門裏投資及關聯方是其第九、第十大股東,如果每家以37億的融資額計,只要損失一兩筆,這家銀行兩年左右凈利潤一筆勾銷,還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而這家銀行顯然不顧及這些風險。他們也許從心底“尊崇冒險”,或許更相信就算出了風險,也有“父愛之手呵護”。該銀行的管理更令人吃驚,比如“3筆表外業務未經正常的業務審批程式”,未經董事會,現任高管“不知”,等等。

  目前表外業務監管確實十分滯後,對此類看似風險極低的同業拆借、實質是表內信貸業務的同業通道業務,撥備制度沒有改進。目前正要進行的民營銀行改革,仍然沒有禁止實質性的大股東關聯貸款,將來必生禍端。

  金融行業的風險就在於沒有嘗試過真正的市場風險,一個個以大無畏的精神跳進關聯交易、風險交易的熱油鍋,還美其名曰“創新”。複雜的交易設計往往掩蓋著最原始的動機,這不是創新,這就是一個從監管層到銀行自欺欺人的騙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