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建行不良貸款增近50% 2016年盈利目標"爭取正增長"

  • 發佈時間:2016-04-01 07:4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3月31日,建行行長王祖繼在業績發佈會上坦言,“凈利潤的增長確實取決於很多因素,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再加上今年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去庫存、去産能也必然會反映到銀行業負債端,這樣的話對資産品質就會有一定的影響,會影響到資産減值的支出,直接會影響到利潤增長的幅度。今年我們制定的目標是爭取正增長。但是確實在今年的經營形勢上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挑戰還是很大”。

  建行3月30日發佈的2015年年報顯示,該行2015年實現歸屬於股東凈利潤2281.45億元,較上年僅增長 0.14%。

  除了凈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均放緩至4.6%左右外,由於資産品質下降,大幅計提撥備侵蝕利潤也是凈利潤增幅下降的主要因素。2015年建行資産減值損失支出高達 936.39億元,較上年增長51.25%。

  下調撥備覆蓋率有需求

  截至2015年末,建行客戶貸款和墊款損失準備餘額為2506.17億元,較上年減少9.96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50.99%,較上年降低71.34個百分點,已接近目前監管要求的150%的紅線。

  此前,有消息稱,監管部門正在研究將動態調整五大行及招商、興業等系統性重要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最低監管要求,標準由目前的150%下調至130%-140%。

  王祖繼表示,“從國際通行的慣例來講,監管當局對撥備覆蓋率並沒有要求必須要達到什麼水準,我們國家從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的角度,設置了150%的紅線,應該説也不是強制性的指標,是一個管理性的指標”。

  王祖繼還表示,撥備覆蓋率只要可以超過100%,就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水準。所以,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特別是今年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産能,“三去一補一降”的需求下,各項政策的實施會對銀行業的資産品質變化會産生非常大的影響。客觀上來講,調整一下撥備覆蓋率的相關指標,應該説現在有這樣的需求。

  至於具體的下調幅度,王祖繼稱,“監管部門也在研究,至於説調到一個什麼樣的水準,還要等監管當局公佈。”

  但他表示,在經營管理中、風險管理工作中,建行還是要按照更高覆蓋率的標準來安排,要在合理的撥備水準下,保證抵禦風險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2015年不良貸款增46%

  在資産品質管控方面,建行仍面臨較大的壓力。年報顯示,2015年建行不良貸款餘額為1659.80億元,較上年增加528.09億元,增幅為46.67%,不良貸款率1.58%。其中製造業不良率為5.89%,批發和零售業高達9.65%。

  建行副行長楊文升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2015年來確實不良貸款産生的速度比較快,這跟2015年大的形勢相關。銀行業在資産品質方面産生了比較大的不良,建設銀行也一樣”。

  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建行已逾期客戶貸款和墊款餘額高達1731.81億元,較上年增加399.65億元。

  楊文升表示,建行會通過以下幾個渠道來解決:一是想辦法化解存量。通過努力回收、核銷、批量轉讓等方式;二是對增量把好關。比如進一步細分客戶,在細分的基礎上通過專業化的方法,判斷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趨勢,制定好遴選客戶的標準。

  此外,楊文升表示,還要在客戶細分、行業細分、專業化管理能力的建設基礎上優化整個貸款流程,把控住新增不良。

  他坦言,“整個經濟大環境擺在這裡,你想獨善其身很難,那怎麼辦?希望通過增加盈利能力,用足夠的撥備來處理。所以今年希望通過改革、轉型、更多的盈利,為處理不良提供更大的空間。通過這幾個辦法,希望有效地把資産品質管控得盡可能的平穩”。

  從年報中也能看出,2015年建行積極調整信貸結構,以控制不良的新增。比如,個人住房貸款新增5201億元,基礎設施貸款增加1486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也分別增加1350億元和1010億元。這些行業突出的特點都是不良比較低,個人住房貸款的不良僅為0.31%。

  與此同時,建行的嚴重産能過剩行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及房地産開發貸款餘額均出現了下降。産能過剩行業貸款餘額減少36億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餘額減少530億元,房地産開發貸款餘額減少708億元,不良率較高的製造業減少了885億元。個人貸款中,風險較高的個人消費貸款及個人助業貸款餘額均有所下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