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將向更高級的“財富管理”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6-05 13:37:43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劉波
銀行理財發展被“固定收益”所桎梏
據官方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底,中國理財市場的餘額為15.02萬億元人民幣,相比較2013年底的10.24萬億元,同比增長46.68%。如此快速的增長似乎表明瞭理財市場的發展欣欣向榮。不過,從各方面因素來看,銀行理財市場前進的道路卻是阻力重重,並非想像中的一馬平川。
銀行理財市場現階段主要面臨的三個問題。
首先是在A相比股市場的熱火朝天,銀行理財市場缺乏能與之競爭的高收益産品。普益財富2015年4月統計數據顯示,當月收益最高的産品為廣發銀行發行的一款結構性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為13%。此收益率相對於直接投資股市或者購買偏股型基金來説缺乏競爭力。據統計,658隻股票型基金2015年前4月平均收益達到46.01%,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也達34.03%。
其次,銀行理財市場在缺乏高收益高風險産品的同時,低風險低收益的産品也可能受到極大的衝擊。大額存單的推出以及“取消存款上限”的呼之欲出,標誌著利率市場化進程進入收尾階段,這將極大的衝擊保本型理財産品所佔據的市場份額。以大額存單為例,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兩種,固定利率存單採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解利率為基準計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般情況下大額存單利率將高過存款利率。這使得銀行保本型理財産品的在收益率上的優勢被更加的弱化。而且大額存單對於銀行來説成本更低,對於投資者來説套現也更加靈活,因此保本型的兩類産品受到的衝擊將會非常之大。
最後,在資産端的變化也極大的影響了銀行理財市場。流動性寬鬆背景下,可投資資産收益率持續下降,倒逼理財産品收益率下滑。另一方面,部分“優質資産”的風險也開始暴露。例如天威債券的違約開啟了國企債券違約的首例,表明瞭投資國企債券穩賺不賠的時代已結束。
理財的高級形態:財富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單一的“固定收益”特色的銀行理財産品已不足以應對市場的變化,轉型勢在必行。我們認為,銀行理財市場轉型的下一站是“財富管理”。財富管理與一般理財業務最大的不同是,一般理財業務是以産品為中心,目的是更好的銷售自己的理財産品,且提供服務的主體局限于商業銀行所提供的傳統業務與中間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則是以客戶為核心,目的是為投資者設計一套適合自身的財務規劃,同時從提供服務的主體來看,它的主體更多,不僅限于銀行業。簡而言之,這是銀行從被動的投資組合銷售向主動的投資組合管理變化的過程。
近日,浦發銀行總行正式對外推出的組合線上投資服務——“財智組合”則是較為成功的轉型案例。“財智組合”的特點是以該行銀行理財産品和該行代理銷售的基金證券産品為主,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與特點,為其設計相匹配的産品組合。該産品最“激進”的一類中,權益類資産投資佔比高達80%,因此風險程度也較高。與高風險對應的則是“財智組合”的高收益性。如圖1所示,今年2月以來單款産品的最高累計收益漲幅已達82.5%,而11款組合的周漲幅超8%,最高收益率達13.02%。另一方面,此項投資服務的推出極大的彌補了銀行“高風險-高收益”類産品的缺失。因此這項服務能為銀行吸引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財智組合”的成功在於浦發銀行將其定位一種服務而不是單一産品。因此它能更加主動、靈活的將銀行自身的理財産品與其他多類金融産品進行重新分配組合去匹配投資者特點或偏好的要求。而這種“因人而異”的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正是當前理財市場所欠缺的,也是投資者所需求的。同時,作為一款新興的財富管理服務,在打破“剛性兌付”的同時,控制風險的能力也是尤為重要,“財智組合”選擇通過設置止損點與止盈點來使投資更加可控及理性化。不過,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財智組合”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所能提供的組合類型還較少,並不能完全提供“因人而異”的服務。
財富管理意味著更多樣化地滿足客戶需求
財富管理並非僅是單獨的一般理財産品銷售的升級,更多的是一種以客戶為核心的綜合性服務,要求理財機構能夠更多樣化地滿足客戶需求,因此銀行在做財富管理的時候將會更多與其他業務形成交叉、互補與嵌套。近期,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在全省下轄的300多家社區網點大力推廣二手房交易配套服務。銀行零仲介費做二手房交易並非新鮮事,早在2010年就有商業銀行開展了相關業務,不過並沒有大力推廣。主要是因為當時銀行做此業務的盈利點主要是來自買方貸款收益,如果購房者買房不需要房貸或者想在自己制定的銀行辦理貸款,那麼銀行的高成本將為自身帶來較大的壓力。而民生銀行則對交易過程中的監管資金進行凍結,保障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的同時,從中獲得沉澱資金,用於對客戶進行資産配置。考慮到凍結資金時限的不確定性,一般封閉期較長的理財産品很難滿足銀行對該筆資金的運用,銀行可能會更多的考慮將該資金投放于更加開放靈活的基金類産品。同時,由於資金的規模與時限的不確定性,民生銀行的動態流動性管理能力也將受到極大考驗,民生銀行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及時調整管理目標。
財富管理服務使得較為“雞肋”的二手房仲介服務煥發“第二春”。但是單從民生銀行的這項業務上講,仍有許多困難險阻需要克服,如銀行業相對於傳統二手房仲介缺乏相關程式運作經驗等。但不可否認這是民生銀行向發展財富管理的一種積極的嘗試。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一般理財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是必然趨勢,但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的。“剛性兌付”的觀念以及銀行業的保守形象還並沒有完全打破,因此在向財富管理邁進的途中,風險控制與資訊披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