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息“搶錢” 理財莫忘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2-30 07:36:06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臨近年底,平淡了許久的理財行情再度來臨,收益率破6産品數創下新高,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注意防範風險,不要迷戀高收益。
中山東路、長江路是南京市銀行網點較為密集的地區。昨日,記者走訪了十幾家銀行,每家銀行的大廳顯眼處、或者大堂經理值班處,都清晰標示著正在銷售的理財産品。其中,理財産品期限短的有7天,長的有一年,大多數集中在30天至90天之間,半年、一年期的略少。年化收益率多半集中在5.8%-5.9%之間,不過,超過6%的産品也不少。
在廣發銀行一網點,大廳內的小黑板上用彩色筆寫著熱銷的理財産品:67天、預期收益率6.8%、10萬元起步。另外還有兩款64天、33天的産品,收益率為6.7%。此外,華夏銀行、南京銀行、平安銀行、杭州銀行等城商行均推出了預期年化收益率6.2%-6.7%的産品。
銀率網統計數據顯示,12月20日至26日一週內,預期收益率超過6%的産品數量達到109款,創下2014年下半年單周高收益理財産品發行數量的最高紀錄。
對於這波高收益理財産品的瘋狂發行,銀率網分析師牛雯認為,這些産品主要集中在超短期理財産品,表明瞭銀行對短期資金需求強烈。
的確,為了吸引資金,不少銀行寧願冒著違規的風險攬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部分銀行推出了存款送禮品的活動,禮品多為香皂、食用油、攜帶型購物車、春秋被等商品。記者在一家銀行門口看到,“每一萬元存款送草雞蛋20個。”有的銀行更實惠,直接送購物卡。“30萬元存3個月,到期後會給500元的蘇果卡。”“20萬元存35天,可獲蘇果卡800元。”當客戶主動詢問時,大堂經理才會把這樣的優惠活動告知。而這些行為,從監管角度來説,均屬違規。
一般來説,每逢月末、季末、年末的時候,銀行都會推出高收益理財産品。而今年情況略有不同。為了遏制銀行存款“衝時點”行為,銀監會于9月中旬發佈了存款偏離度這一監管指標。因此,在三季度末,無論是理財還是攬儲,都安靜了不少。
形勢在12月份發生了變化。高收益理財産品帶著將資金“拉回”銀行的願望重出市場。究其原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有大行理財經理直言,“最近一段時間股市太火了,銀行的錢流出去不少。”
每天拿著手機看股市大盤,成了健身教練王曉近一段時間的功課。11月底,在朋友的指導下,他在網上開立了股票賬戶,將銀行中的18萬元存款投入股市,準備大賺一筆。數據顯示,12月8日至12日,滬深兩市新增股票賬戶較上一週上漲49.14%,其絕對增長近30萬戶,創2007年11月以來新高。
面對著股市的火爆,銀行只能通過提高存款利率、發行高收益理財産品留住資金。目前,連一向存款利率較低的工農中建等國有大行,也跟中小銀行一樣,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此外,部分銀行紛紛推出了掛鉤股票的理財産品,比如招商銀行推出的一款産品,起點5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13.1%;平安銀行一款10萬元起步、一年期的100%掛鉤股票保本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8%。
銀行缺錢,也影響了網際網路金融“寶寶”類産品收益。一般來説,“寶寶”類産品主要是投資于貨幣基金,而貨幣基金主要投資于金融業的同業存款。銀行缺錢的情況下,同業存款的利率就會走高,帶動了“寶寶”類産品鹹魚翻身,收益率隨之走高。以餘額寶為例,昨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4.852%。微信理財通的三款基金産品,收益率全部破5%,最高的達到5.559%。
對於銀行來説,推出高收益産品也是無奈之舉。在一家城商行個貸部任團隊經理的劉曉兵告訴記者,一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5.6%,即便上浮30%,也就是7.28%,與6%以上的理財産品價差僅為1個百分點左右,再扣掉其他成本,銀行基本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