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國慶雙效應 銀行理財産品放量
- 發佈時間:2014-09-24 03:34:45 來源:燕趙晚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季末臨近,銀行理財市場繼續保持較高發行量,但是由於受政策影響,銀行理財産品結構發生調整,在連續數周上升後,平均預期收益率上周出現下滑。
金牛理財網監測數據顯示,上周(9月13日-9月19日)117家商業銀行共新發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1150款,環比增加13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7%,環比下跌7BP。
上周國有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發行297款,環比增加85款,預期收益率環比下降26BP至4.59%;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363款,環比增加42款,預期收益率上漲2BP至5.27%;城市商業銀行發行371款,環比增加3款,預期收益率上漲6BP至5.32%;農村商業銀行發行106款,環比增加4款,預期收益率環比下跌1BP至5.04%。
上周保本浮動收益型平均預期收益率環比下跌1BP至4.41%;保證收益型收益率下跌26BP至4.17%;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收益率下跌1BP至5.34%。上周保證收益型産品發行量大增,同時收益率下滑,因而拉低了市場均值。
上周1個月以下期限預期收益率上漲7BP至4.54%;1-3個月收益率下跌10BP至4.91%;3-6個月收益率下跌5BP至5.21%;6-12個月收益率下跌4BP至5.43%;1年以上收益上漲24BP至5.82%。
有關人士表示,在季度末出現預期收益率下滑比較少見,此次主要是政策方面的影響所致。近期,銀監會、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共同發佈了《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意在約束商業銀行的存款“衝時點”行為。其影響是,如果市場資金面不發生大的變化,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水準在季末時點將難再出現大幅上漲。此外,受監管新政策影響,上周銀行理財市場已經出現微妙變化,其中部分國有大行開始大量發行保本類産品,導致市場平均收益率出現明顯下滑。可以預見,由於保本型理財産品為表內業務,其所募集的理財資金在産品投資期間也算作銀行存款,因此未來保本類産品可能會繼續增多。
“某銀行的某理財産品收益很高,能不能買?安全嗎?”很多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産品時,基本上是跟著理財産品走,哪家銀行有高收益的産品就去哪家銀行開戶購買,很少會關注發行銀行的理財能力。但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在當前的理財産品市場,對於投資者來説,選對銀行比選對産品更重要。
發售理財産品的銀行越來越多,各家銀行所售理財産品表面上似乎差異較小,但實際上,各家銀行的投資風格、風險控制能力差異較大。有的銀行投資風格激進,投資標的以風險較高的非標資産為主,發行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較高,因而受到投資者追捧。然而,銀行理財産品打破剛性兌付潛規則是大勢所趨,一旦投資市場出現波動,風險抵禦能力較差的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産品就可能出現難以兌付的情形。
目前個人銀行理財産品的月均發行量達5000款以上,投資者該如何理性選擇?建議投資者在選購銀行理財産品前應先精選銀行,從理財能力優秀的銀行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産品或配置資産組合,從而達到資産穩健增值的目的。投資者應綜合考慮理財産品研發運營能力、系統風控能力、銷售服務的專業及合規性以及理財産品資訊公告透明度等因素去衡量一家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能力。
一般來説,理財能力強的銀行,産品發行量通常較大、期限合理、産品類型較為豐富,投資者從這些銀行更容易找到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期限的理財産品,不容易出現投資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