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正文

字號:  

如何防範銀行卡遭盜刷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臨近年底,銀行卡盜刷問題將進入高峰期。如今不法分子的盜刷技巧越發高超,除了持卡人丟失、洩露銀行卡及密碼,不法分子直接用原卡取現的盜刷行為外;獲取銀行卡賬號、密碼,通過克隆、複製出偽卡進行盜刷等方式,利用部分銀行電子銀行漏洞,將持卡人資金購買理財産品、活期存款,隨後電信詐騙誘導客戶洩露密碼的方式也經常出現。

  近日有讀者反映,他在某股份制銀行的儲蓄卡被人動了手腳,原本卡裏有幾萬元活期存款,但不知怎麼被買了外匯産品。該持卡人表示,自己突然收到了一條奇怪的短信,短信説自己的卡在電子銀行渠道操作了一筆外匯購買交易,如果交易有誤可以撥打短信提供的電話進行查詢。感覺異常的持卡人並未撥打短信中的電話號碼,而是直接撥打了銀行官方客服電話,銀行表示這是電信詐騙,併為其將這筆外匯購買業務取消。

  事實上,這種詐騙手段早已見諸報端,此前就有某國有銀行被曝出網路銀行存在漏洞,犯罪分子利用漏洞購買黃金等理財産品,且不需要使用銀行卡密碼,隨後,通過電話等手段誘導客戶洩露密碼,從而進行盜刷活動。因此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持卡人必須直接撥打銀行官方客服,切記不可直接按照短信中的電話諮詢。

  如今,盜刷犯罪團夥已經高度結構化、專業化和分工化,臨近年底,用卡安全需謹慎。業內人士也提供了另外幾種盜刷陷阱,例如,不法分子冒充購物網站工作人員,以“交易未成功需退款”的名義向持卡人發送假冒的退款網址連結,誘導持卡人輸入信用卡卡號、支付密碼、手機動態密碼等關鍵資訊致失密;不法分子利用來電顯示改號軟體,冒充銀行客服人員致電持卡人,以“提升信用卡額度”、“臨時調額”等為由要求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資訊或發送假冒連結給持卡人,騙取信用卡持有人資訊;利用偽基站冒充銀行官方號碼發送“積分兌換現金”等行銷活動短信,並在短信網址中內置一個釣魚網址,通過木馬病毒盜取持卡人資訊。

  專家表示,銀行卡盜刷事件會對持卡人的資金財産造成損失,廣大金融消費者一定要提高風險自我防範意識,妥善保管個人資訊。不要將身份證號、銀行卡卡號、CVV2、查詢密碼和交易密碼等個人重要資訊隨意告訴他人。對於已向不明人員或網站提供網上銀行密碼的,要立即登錄網上銀行修改密碼,或到櫃面進行密碼重置。

  如果接到退款、提額、積分兌換等電話或短信時,不要隨意點擊對方發來的網址或者回撥對方提供的電話號碼,而要登錄官方網站或致電官方服務熱線,與商家客服或銀行客服核實相關資訊。開通銀行卡餘額變動提醒,將銀行卡賬戶資訊提示與手機綁定,及時掌握餘額變動情況,一旦收到非本人消費的短信提醒可立即致電銀行凍結卡片。一旦因個人資訊洩露導致銀行卡被盜刷,應及時就地刷卡取證,證明卡未離身,隨後挂失止付,聯繫公安部門報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