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交通物流 > 正文

字號:  

中型航企試水國際航線 二三線城市開航獲青睞

  • 發佈時間:2015-07-16 00:00: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在多國對華實行簽證優惠政策影響下,民航國際客運市場大熱。除三大航外,不少中型航空公司近期也紛紛加碼國際航線。然而,有分析稱,中型航企的國際化尚在試水階段,運營盈利還是需攻克的難題。

  今年一季度,三大航空紛紛加大了國際運力投入。其中,國航國際航線可用座公里增速是國內航線的2.1倍,東航增速是國內的2.5倍,南航則為2.2倍。廣州日報記者觀察發現,除三大航外,不少中型航空公司也緊隨其後,紛紛開始加碼國際航線。

  據了解,目前海航擁有18個國際航點,自先後開通了北京-芝加哥、北京-波士頓和杭州-西安-巴黎航線後,海航2015年又計劃開通10條洲際航線。

  海航相關負責人透露,2014年國際業務在海航總收入的佔比只有13%,海南航空期望這一比例在2015年末提升至16%,並在未來五年內持續拉升。該人士稱,到2020年海航國際航線的佔比期望可以達到20%~30%。

  此外,廈門航空將在今年夏秋航季新開7條國際航線,涉及新加坡、馬尼拉、大阪、曼谷、吉隆坡、東京、阿姆斯特丹等航點。

  四川航空今年也增加了加德滿都、莫斯科、東京、大阪等國際新航點。據悉,川航目前已開通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洲際航線,還涉及東南亞、東亞和南亞等中短程航線,網路十分均衡。

  儘管國內中型航企的國際化進程明顯提速,但有業內人士向廣州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國際航空市場仍然是以三大航為主,中型航企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

  隨著北上廣核心機場的時刻、空域等資源高度飽和,航空公司很難在這些機場新開航線或加密航班。另一方面,航空運輸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導致國內二、三線城市日益成為各航企爭奪的“新戰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