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航空物流 > 正文

字號:  

中國高鐵駛向墨西哥助力中拉經貿合作升級換代

  • 發佈時間:2014-11-06 16:53: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墨西哥民眾從首都墨西哥城到該國第三大城市克雷塔羅通常坐大巴或開車,需要3個小時。3年多後,往返兩地將可乘坐高鐵,單程時間將縮短至58分鐘。這一惠及當地民生的工程將由中國鐵道建築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建)來實現。

  由中鐵建牽頭的國際聯合體近日中標墨西哥第一條高速鐵路,也是該國迄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中國高速列車首次駛入拉美,為中國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提升競爭力,在海外紮根落戶起到了示範效應。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中鐵建中標墨西哥高鐵項目對中墨雙邊關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是豐富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內涵的重要標誌。

  這條連接墨西哥城和克雷塔羅的鐵路全長210公里,設計時速300公里,計劃建設工期40個月,包括5年的過渡運營維護技術服務期,為當地增加就業人口超過兩萬人。

  徐世澄説,墨西哥的交通以公路和飛機為主,而鐵路設施老化,只有一段鐵路用於觀光旅遊。現任總統培尼亞2012年參選時把這條高鐵作為承諾之一,他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也著重提到了加快城市發展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墨城和克雷塔羅之間的人員流動性很大,車輛擁堵情況比較嚴重。通車後預計兩地汽車量將減少近三成。“車少了,居民出行更方便快捷,還有利於減少污染排放,改善交通環境。”徐世澄説。

  談及中鐵建此次競標成功,徐世澄認為,中國企業的優勢在於技術先進、經驗豐富、造價低廉、施工週期短和裝備領先等。

  他還特別提到“聯合體”這一關鍵詞。這次中鐵建不是單槍匹馬,而是整合資源、因地制宜,與熟悉當地情況的4家墨西哥本土企業形成聯合體,這一模式也為中國企業走出海外、提高競爭力提供了借鑒並積累了經驗。

  在徐世澄看來,“採用中國的核心技術”和“整套服務”是中國高鐵花落墨西哥的亮點。“從原來只出口車頭和車廂到承擔設計、施工、裝備製造、安裝調試和運營維護和培訓服務。”

  徐世澄指出,中鐵建在墨西哥的高鐵項目將實現本土化,從雇傭當地員工到就地取材。在建成後的頭5年裏對當地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體現了中國對外投資注重和目的國互利雙贏的特點。

  不僅如此,此次高鐵項目也將輻射拉美大陸,對中拉經貿合作也預示著新的動向,從服裝等傳統商品逐步延伸到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産品,提升了中拉經貿合作的“含金量”,為中拉互利雙贏的經貿關係增色不少。

  徐世澄表示,中國和拉美在鐵路建設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潛力。中國高鐵在基礎建設和裝備研發上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備受矚目。拉美很多國家的鐵路設施老化,有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和規劃高速鐵路的巨大需求,同時急需中方的資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7月訪問拉美時,中國、巴西、秘魯就開展連接大西洋太平洋的兩洋鐵路合作發表聲明,中國和阿根廷同意合作建設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項目。

  徐世澄認為,中國高鐵首次落戶拉美大陸契合了習主席出訪拉美時的提議,即中拉應該發揮貿易對中拉經濟增長的重要促進作用,優化貿易結構。鼓勵和支援更多中國企業赴拉美投資興業,從投資能源礦業領域擴展到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