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將建20個示範園區 川粵滬物流大三角結構浮現
- 發佈時間:2014-11-06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馬巾坷
一直以來,“交通先行”是四川經濟發展的思路,在交通框架、大主幹線已基本完成的情況下,“物流先行”成為帶動四川産業發展和城市串聯的新方向。
近日,四川省發改委對外披露,四川省發改委會同省級有關部門聯合出臺了 《四川省物流園區發展規劃》(下稱 《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四川將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示範物流園區20個以上。
記者從四川省現代物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文德華處獲悉,四川正聯合廣東和上海,在四川投資建設“川粵滬綜合物流基地”,以落地在物流園區的基地建設,帶動四川物流園區的提檔升級。
據了解,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 (四川)國際物流博覽會”(下稱物博會)上,四川的相關物流園區已與四川、廣東和上海的物流協會簽訂了一系列“川粵滬綜合物流基地”建設的框架協議。文德華表示,“物流大三角”結構現已浮現,5年內將實現東西部物流資源的直接對接,從而帶動東部産業向西部轉移。
另外,服務於大三角物流基地建設的專項基金也在籌建中,文德華透露,該基金將以民間、外省投資為主體,5年內將全部完成總投資。“預計規模至少200億元,帶動500億元的總投資。”
四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規劃》指出,2013年,四川省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為18.9%,高於東部沿海地區3~5個百分點,高出發達國家10個百分點以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約四川經濟發展的瓶頸。
四川對物流的旺盛需求卻一直在刺激物流園區的發展。《規劃》顯示,物流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由2005年的7.7%提升到15.9%。到2013年底,全省建成運營和在建的各類物流園區已超過80個。
針對四川物流園區重復建設、專業化程度不高、綜合服務能力弱、盈利模式不清晰等現狀,《規劃》確定了多個層級的流園區佈局,以成都為核心,依託四川東、南、西、北的四條交通帶,在綿陽、達州、瀘州、宜賓等城市佈局物流園區,規劃建設服務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農産品、醫藥、電商快遞、鐵路運輸等專業物流園或配送中心。打造“一核、四帶、多點”的四川省物流園區規劃。
根據《規劃》,四川將在三年內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示範物流園區10個以上。到2020年,四川將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示範物流園區20個以上。
文德華認為,四川的交通網路已具規模,只待深化和完善,在這種情況下,物流發展的基礎條件已形成,要從發展經濟“交通先行”的思路轉變為“物流先行”。四川要抓住地處長江經濟帶與蓉歐鐵路交匯的戰略機會,聯合東部發達地區,建設四川尚處滯後地位的物流網路,與東部産業轉移形成直接對接,以物流網的建設帶動物流園區的發展。
缺少專業物流對接基地
文德華認為,東部的資源空間和市場空間相對飽和,有向四川進行産業轉移的需求。“與東部地區相比,四川缺少的是專業的物流對接基地。”
文德華透露,一年前四川省現代物流協會已與廣東物流行業協會、上海物流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在四川選擇2~3個城市建立 “川粵滬綜合物流基地”。基地以區域配送中心為主要內容,建立倉儲、加工、分撥、展示、配送中心,建立相配套的物流服務中心。
川粵滬綜合物流基地將在四川的具體物流園區基礎上進行打造。在文德華看來,川粵滬綜合物流基地的建設是助推四川物流園區建設的重要途徑。
公開報道顯示,在物博會上,瀘州臨港産業物流園區已與三方物流行業協會簽約設立川粵滬綜合物流基地。“隨著一系列框架協議的落地,川粵滬物流大三角骨架已經浮現。”文德華表示,現在的工作是結合城市特色,考慮具體要做什麼樣的專業物流基地。“比如結合瀘州的港口水運的特色,或將打造一個集聚物流設施産業的配送中心,而在綿陽則會考慮佈局高端電子科技、物聯網、網際網路的集聚配送中心。”
文德華稱,協會正在牽頭組建基於移動互聯的物流平臺,通過手機解決貨源、車源,降低物流成本;基於可視的倉儲物流平臺,實現物流倉儲調動可監控;基於物流園區間互聯合作的資訊平臺,加強物流園區的資源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