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航空物流 > 正文

字號:  

6問北京地鐵公交調價 公交是否不再實行“普惠”

  • 發佈時間:2014-10-14 07:01:3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昨日,北京公交地鐵調價聽證方案發佈,市發改委就公交和地鐵價格調整分別提出兩個方案,方案明確“按里程收費”,但並未詳細説明車票購買方式,乘客購票時是否只需選擇起點和終點?乘坐里程與站數如何換算?到達同一地點有多種換乘線路時,按哪條線路計費?就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交通方面的專家。

  1問

  乘客如何根據里程算票價?

  【專家觀點】

  地鐵公司會將距離折算成站與站間的票價,公示供乘客參考

  此次地鐵的調價聽證方案明確,按里程收費,但對於乘客來説,通常只知道自己要坐幾站,並不清楚距離是幾公里,這兩者如何換算?

  交通專家徐康明表示,這個問題將由交通價格系統內部完成。乘車人不需要通過判斷乘車距離來確定票價,地鐵公司會將距離折算成站與站之間的票價,公示出來供乘車人參考。

  徐康明説,在購票時,乘車人只要選擇起始站點,購票系統會自動核算費用。就如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方式,在地鐵站的售票窗口、自動售票機上,都會公示站與站之間的費用。

  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副院長陳艷艷認為,相關部門可以給公眾做一個釋疑,比如對北京而言,尤其是市區,地鐵平均一站地有多遠。目前來看,北京市區一站地大約是一公里左右。大家對地鐵的里程有了一定的概念,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目前的調價方案。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也表示,站與站的距離應該通過網站等公共渠道公示,使票價更加透明。

  2問

  環線地鐵按哪個方向收費?

  【專家觀點】

  環線地鐵可能會採用“最近原則”計價收費

  地鐵2號線和10號線均為環線地鐵,這種線路的距離怎麼算?例如乘坐2號線,從崇文門站進,最終又從該站出,距離怎麼算?

  一位交通部門技術人員介紹,雖然目前還沒有公佈最終的計價方式,但像2號線這樣環線的計價方式可能會採用“最近原則”。

  該技術人員透露,目前地鐵的閘機只能記錄A點到B點的路徑,也就是進站點和出站點的路徑,以這個路徑來確定乘車人的乘坐里程。如果不做技術升級,或者在環線中間點設計分區的標誌點,系統內還無法辨識乘客到底是乘坐一圈以後到達了終點還是乘坐了一站到達終點。

  交通專家徐康明表示,環線計價可自動取最短距離計價。捨近求遠,繞行一圈再到達目的地的乘車方式比較極端。一般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是為了最快速度到達目的地的。在票價票制調整初期階段,交通部門一般會採用最短站距核算票價,這也是最容易實現並且易於乘客接受的方式。

  3問

  多種換乘路線如何算距離?

  【專家觀點】

  最終將按實際乘坐距離收費,但過渡期內可能會默認最短距離收費

  北京目前有17條地鐵線,到達同一地點有幾條線路,例如從天壇東門到圓明園,可通過5號線換2號線再換4號線,也可坐5號線換6號線再換4號線,還可以換10號線再換4號。每條路線的距離都不同,如何計算?

  陳艷艷表示,按照出行習慣,大家往往會選擇最優和最短的路線,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會選擇其他路線。最終的計價方式,應該是按照實際乘坐的距離收費。這可以通過硬體系統升級來實現,包括進站、出站和換乘等都需刷卡,以此記錄換乘路線,從而按照實際路線來收費。但在過渡期,可能系統會默認兩站之間的最短距離收費。

  王麗梅稱,到同一站點有不同線路,這不需要地鐵部門制定核算方式,只要明示里程計價供乘車人選擇就可以了。“地鐵出行需求價格不是唯一因素,還有距離、時間等因素,應交給乘客自己掌握。”

  4問

  票價不封頂市民能否接受?

  【專家觀點】

  有專家稱上不封頂為國際通用原則;

  也有專家認為易造成誤解,建議取消

  此次地鐵調價的兩種方案都提出“上不封頂”,而政府一直在鼓勵公共交通出行,隨著今後軌道里程越來越長,市民是否能接受“上不封頂”的票價?其是否會影響公共交通出行的積極性?

  交通專家段裏仁表示,“上不封頂”的計價原則是國際上通用的。“説是‘上不封頂’,但在計算里程時會有一個參考,例如城市的範圍有多大,大家的出勤時間有多長,對每個人而言都有一個平均數值,‘上不封頂’會考慮到這個平均數值。”段裏仁説,一般個人承擔的交通費在收入的10%以內,有的發展中國家是6%以下,交通費不會過多增加百姓的平均支出,這是世界上交通票制票價的基本思維方法。

  交通專家徐康明則認為,“上不封頂”的提法不合理。“北京公共交通的票價應該把‘上’的基準線封住,並充分考慮住在城市邊沿且需要長距離出行的這部分乘客利益。”徐康明建議,在聽證時可以著重關注這點,通過降低票率,遠距離出行價封頂來實現平衡。“超過一定公里不再遞增,上要封頂,而且封頂基準線還要往下拉。這部分投入可以採用政府專項補貼。”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説,如果嚴格按照里程制訂票價票制,“上不封頂”的説法過於簡單,容易給老百姓造成誤解。方案中提出的“上不封頂”是針對北京快速發展的軌道交通網,如果在一次方案中就制定封頂不現實,所以提出這樣的説法。

   5問

  調價方案分檔過於精細?

  【專家觀點】

  多檔劃分利於靠票價調節客流,按里程遞遠遞減來增加票價

  上海的地鐵也採用計程票制,6公里3元,超出每10公里加價1元。而北京的聽證方案中,里程和對應的票價分為多檔,為何劃分如此精細?

  對此,陳艷艷表示,這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要靠票價調節客流,按照里程遞遠遞減來增加票價,反映了真正的成本。同時,這種多檔劃分可以看出,乘坐4公里的價格並不是乘坐2公里的2倍,而是有優惠的,體現了軌道交通在中長距離出行中的優勢。

  陳艷艷認為,劃分還可以進一步精細化,“目前來看,針對低收入群體一個月的交通費多支出幾十元還是比較多的,對於這部分群體,公交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可以考慮從低保或者退休金等保障體系入手,把交通費作為大家的基本費用來保障。”

   6問

  公交是否不再實行“普惠”?

  【專家觀點】

  方案跟普惠原則不違背,價格只是在適當提高

  此次地面公交調價聽證方案中,方案一取消了一卡通普通卡的刷卡優惠和學生卡刷卡5折優惠。方案二雖然保持優惠,但起步價提高。這是否意味著公交不再實行普惠原則?

  陳艷艷表示,方案總體上跟普惠原則不違背。“不管是取消什麼優惠,雖然價格有所提高,但相對來説,目前這個方案中的公交票價在全國來説還是比較低的,目前無非是在很低的情況下適當地調高了一些。”

  陳艷艷説,方案還提出未來適時推出低峰票價,也是一種優惠。“目前公交運力不太均衡,低峰的時候載客量不高,但車仍然在跑,低峰的時候票價進一步降低,吸引不是剛性的通勤出行的人,也是有效利用公交的方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