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人物 > 正文

字號:  

袁隆平環球時報撰文:請別再向超級稻潑臟水

  • 發佈時間:2015-10-09 17:43:59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袁隆平  責任編輯:張少雷

  最近一段時間,媒體上不斷出現有關超級稻的質疑,某些網上評論甚至將矛頭對準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以及我本人,對此我有話要説。

  首先,超級稻是國家為了保證全國人民糧食需求而提出和設立的重大項目。從現實情況看,水稻既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大糧食作物,世界一半以上人口和我國60%以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在中國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我們要解決糧食問題只能依靠提高耕地單位面積産量,這個發展方向毋庸置疑。正是出於保障糧食安全的考慮,國家農業部于1996年正式就“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立項,目前超級稻品種已經進化到第四期,總體情況不斷向好。作為科研人員,我們一直都在追求超級稻更高産,這是我們雜交水稻科研工作永恒的主題。

  這段時間我正在湖南長沙的超級稻示範片考察。目前我國一共設有39個超級稻百畝示範片,現在有些示範片已經豐收。根據我的測算,大概5個示範片畝産過了1000公斤,平均産量也在950公斤左右。為了充分認識我國超級稻發展水準,我們可以簡單做下對比:目前全世界水稻種植面積在22億畝左右,平均單産為300公斤,即便在日本等一些農業科技較為發達的國家,平均單産也只有450公斤。僅從這點就能看出,發展超級稻給中國的農業生産帶來多大優勢。

  當然,近期出現的質疑也暴露了超級稻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此我想指出,超級稻從來不是十全十美,它也一直處在改進的過程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的超級稻産量高但品質不好,但當時的主要目標是解決溫飽問題,老百姓對於大米的要求也沒那麼高。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準越來越高,老百姓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變得更高,我們為此也在不斷對超級稻進行改進。我的宗旨是既要高産量也要高品質,絕對不以犧牲産量來追求品質,現在來看這個目標也已達到。按照農業部的標準,産自超級稻的大米已經達到二級以上指標。

  即便如此,超級稻在技術上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其對病蟲害尤其是稻瘟病的抵抗性還不甚理想。按照農業部的九級評定指標,超級稻的抗病蟲害能力處於5級的中間水準。我們希望未來超級稻至少達到二、三級,即高抗水準。我理解社會對於我們農業科研的高期待,但農業科研和生産從來不能一蹴而就。超級稻的生長和改進週期很長,起碼需要三年五年時間,即便你晚上加個大夜班也無法那麼快就解決問題。

  我現在已經是80多歲的人了,既經歷過上世紀60年代餓肚皮的苦日子,也享受到現在豐衣足食的好日子。那些有關超級稻甚至對我本人的質疑中有些出於善意,但有些也有居心叵測之嫌。對此我想説的是,超級稻研究事關國家榮譽和糧食安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絕不會退縮。現在我們的科研團隊正在向超級稻第五期公關,向著更高産量和更高品質奮進,我希望社會上某些人不要再向我們的超級稻潑臟水了。(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專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