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碭山縣脫毒紅芋産業富農家

  • 發佈時間:2016-02-15 07:31:0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孫宜品  責任編輯:吳起龍

  “去年,我種了9畝紅芋,一畝收入11000多元,去掉成本,9畝紅芋收入將近10萬元,種紅芋就像土裏刨金疙瘩一樣,很合算的。”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解樓村國樓自然村王金剛説。

  碭山縣周寨鎮圍繞著發展新農村,建設新農村這一奮鬥目標,以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為著力點,規模發展,規模種植脫毒紅芋,形成環環相連的“産業鏈”,取得了明顯效益。

  2012年,該鎮解樓村為讓農民儘快發家致富,村黨支部一班人通過在渦陽、泗洪考察,發現那裏的脫毒紅芋是一項投入少,收入多,管理省事,附加值高的農業種植項目。支部一班人決定帶頭引種、試種。四個支委當年就種植4畝脫毒紅芋,到秋後畝收入紅芋1萬多斤,經過加工澱粉,製成粉條後,每畝增加效益1萬多元。

  明顯的效益,不菲的收入,被這個村農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農民要求村幹部們把剩下的紅芋留下當作明年繁育的種子,賣苗擴種。通過這幾年的育苗擴種,脫毒紅芋已在解樓村的賈莊、國樓、吳莊、陳集等村規模種植4000多畝,並出現班存義、王金剛、賈繼先為代表的5到8畝的紅芋種植大戶70多戶,種植面積並向周圍的劉暗樓、孫老家等村擴散。

  解樓村規模的紅芋面積,使紅芋總産量大大增加,同時奠定了澱粉、粉條産量的增加。每年的秋冬季節,農民把自己的紅芋從地裏刨出來,就加工成澱粉。每年的冬天,在朱玄路解樓段,公路兩旁,空閒地裏,曬滿了一架架、一簾簾紅芋粉條。據這裡的農民專家説,每年的紅芋粉條曬乾後,很快就被外地的銷售商收購一空,而紅芋渣又是發展養殖的綠色飼料,使庭院養殖有了用武之地,代之而來的是創造了養殖效益。

  為了進一步發展脫毒紅芋産業,該村還進行了品種更新,更新脫毒紅芋新品種3個,發展重點種植大戶30多戶。他們依託紅芋産業,發展了5個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脫毒紅芋,抱團闖市場,根據農民的意願,可以單獨賣紅芋,單獨賣澱粉,單獨賣粉條,共同謀發展,聯手學技術,合夥創新産業,帶動更多的農民以流轉土地開發紅芋産業,産業鏈越來越長,越來越寬,讓農民在自己承包或流轉的土地裏刨出更多“金疙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