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小檳榔撐起萬寧惠民大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7-18 03:31:1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海南檳榔半萬寧”,近年來,海南省萬寧市高度重視檳榔産業發展,大力推進檳榔烘乾綠色改造和標準化種植項目,加快檳榔産業轉型升級和品牌建設,促進了農業增收、農民增效。

  據統計,至2014年底,萬寧市檳榔種植面積達53.2萬畝,佔海南全省種植面積近一半,萬寧市每年檳榔鮮果産量達22萬噸,從事檳榔種植及加工的農民約15萬人,專業社365家,其中從事檳榔初加工專業合作社72家,年加工乾果産量7.5萬噸(含加工其他市縣的鮮果),産值達37億元。

  綠色改造加快檳榔産業轉型升級

  三年來,海南各級政府共投入資金1.04億元(省級下達資金451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5915萬元)支援萬寧檳榔産業發展。其中,檳榔烘乾綠色改造作為民生項目,不斷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共投入7838萬元。2012~2014年,萬寧累計推廣檳榔烘乾環保設備5392台,年加工檳榔鮮果産能達32.3萬噸。

  萬寧鑫鴻檳榔加工廠負責人楊慶虎介紹,“為了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推廣使用檳榔環保加工設備,市政府專門制定了扶持補貼方案,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電烤檳榔不但保護了環境,也讓農民嘗到了甜頭,自己計劃今年對檳榔進行深加工,製作成品,讓萬寧檳榔銷往世界各地。”

  為了保障檳榔産業健康發展,萬寧市專門成立了由分管農村工作的副書記任組長的檳榔産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會定期專題研究檳榔産業發展事宜。針對檳榔烘乾綠色改造後用電量激增的問題,萬寧市投資新增兩條10千伏線路,組織實施安裝變壓器149台,容量66605千伏安,估算投資4516萬元。同時實行檳榔加工廠生産用電以公變電價收費,有力保障了檳榔初加工生産用電需求。

  加大檳榔産業園區建設力度,是萬寧加快檳榔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在萬寧落戶的檳榔深加工企業有3家,口味王公司投資2000萬元對第一條生産線擴容改造,投入2億元新建的第二條生産線,預計年內建成投産,可增加當地3000人就業;海南雅利公司一期檳榔初加工已建成投産,二期深加工投資6000多萬元,建成後可解決500多人就業;海南綠檳榔公司計劃投入3億元,利用檳榔素生産中高端深加工産品,建成後年消耗檳榔8萬多噸,可解決1500人就業。

  “幾顆檳榔乾果經過6天時間、12道工序加工之後,身價從1元漲至35元。”萬寧市檳榔協會會長陳輝龍認為,全産業鏈抱團發展是萬寧市破解市場和技術瓶頸,增加産值和農民議價權的根本途徑。萬寧在成立檳榔協會的同時,積極培育經濟合作組織,加強産銷對接,全市現有檳榔電子交易市場一家,檳榔産業龍頭企業5家,檳榔托運站6家,檳榔種植和加工合作社365家,其中從事檳榔初加工專業合作社72家,約有5萬季節性勞動力從事檳榔産業,實現檳榔産加銷有效對接。

  標準化種植加快檳榔産業品牌建設

  萬寧市檳榔産業局局長蔡正學認為,作為政府管理部門,最不想看到的是檳榔價格大起大落,檳榔産業能夠健康平穩發展,種植戶、初加工商能夠有合理的利潤空間才是最理想的發展狀況。在萬寧檳榔種植面積難以大規模擴大,檳榔生長週期較長的前提下,加強田間管理、減少病蟲害、提高單産,是檳榔種植戶最應該做的。

  為引導農民科學種植管理,萬寧市共投入862萬元,建設了一個萬畝檳榔標準化種植和三個千畝檳榔高産栽培科技示範基地,推廣檳榔良種、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防控技術,購買配方肥4700多噸免費發放給農戶。通過技術指導農戶加強肥水管理,示範基地檳榔普遍增長20%~30%,畝産可達2000斤左右。在檳榔富硒專用配方肥料、太陽能殺蟲燈、生物農藥、生物控害、健康栽培等綠色整合田間管理技術示範應用後,萬寧檳榔提質又提量。

  為加快萬寧檳榔品牌建設,在推廣標準化建設的同時,萬寧市還投入530萬元,調查圈定全市檳榔種植面積為53.2萬畝,其中富硒檳榔園22萬畝;投入145萬元購買農藥,組織專業防控隊,實施檳榔病蟲害統防統治7000畝;投入700萬元,進行檳榔黃化病試驗性防治技術攻關;投入50萬元,建立了檳榔品質安全二維碼追溯系統;投入150萬元,創建了一個檳榔優質種苗基地,培育70萬株種苗免費供給農戶種植。

  在萬寧市長豐鎮,檳榔種植大戶王進才的300多畝檳榔園顯得格外翠綠。通過標準化栽培管理、生態防控、立體種養的生産管理方式,王進才的檳榔不僅長勢好、産量高,而且從不生病。從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崗位退休後的王進才,有技術、懂管理。他將自己的300多畝檳榔園圍成3塊,在林下輪流放養了200多頭小黃牛,又從內地引進皇草這一高産牧草品種,作為雨天和晚上的輔料,實現全程無飼料綠色養殖。

  “現在一頭牛能賣到一萬多塊,而且供不應求。”王進才笑著説,立體種養,不僅解決了檳榔管理中最煩人的除草問題,可免打除草劑,減少檳榔病害發生,而且還能增加經濟效益,保持檳榔園生態平衡。王進才的300多畝檳榔園,去年單檳榔銷售一項就賺了150多萬元。

  據了解,去年萬寧檳榔産業實現增加值13.3億元,佔全市農業增加值的28%;農民從檳榔産業中獲得每人平均純收入3228元,佔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32%。

  “小檳榔撐起萬寧惠民大産業。”萬寧市副市長李時軍介紹,通過實施“五農三化”(即數字理農、市場旺農、金融支農、品質興農、商標富農,設施化、産業化與組織化),從光種不管的懶人樹到有機種養、精細管護,從散戶種植經營到合作社抱團闖市場,從傳統土爐煙熏火烤到自動化電爐環保加工,萬寧市正著力推進檳榔産業實現綠色轉型,帶動農民增收更有後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