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能源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暫緩調油價 專家:完善機制改革將更加市場化

  • 發佈時間:2015-12-16 09:4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2月16日電(能源頻道 宋亞芬)國家發改委15日下午發佈消息稱,根據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有關規定,暫緩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據悉,這是新機制以來,該規定條款首次被啟動。

  據悉,此次發改委啟動的是在特殊情況下的臨時調控機制。發改委負責人曾表示:“當國內價格總水準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上漲等特殊情形需要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後,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

  發改委在通知中表示,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環保形勢日益嚴峻,機動車尾氣排放是造成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發揮成品油價格杠桿作用,是促進資源節約、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低油價時,保持國內成品油價格基本穩定,有利於抑制石油消費的過快增長和能源結構調整,促進環境保護,改善空氣品質。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國際原油價格跌破40美元/桶或是發改委暫緩這次價格調整的重要原因。“新的定價機制規定三種原油加權平均價格超過130美元/桶或低於40美元/桶時可以暫緩調整,而這次國際油價恰好突破了40美元/桶。”

  發改委還表示,下一步國家將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抓緊完善新形勢下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並向社會徵求意見。不過,關於油價形成機制未來的改革方向仍不明朗。

  業內分析認為,未來市場化肯定是改革的大方向,但價格完全放開目前來看還不太可能。

  董秀成認為,從大的形勢來看,目前成品油價格機制確實應該作調整了,總的方向應該是越來越市場化。

  “成品油價格機制走到今天,就是一步一步在走向市場化。不過將來即便由市場來決定價格,也應該是在一定的區間之內。因為即便在歐美那些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國家,其實也存在價格干預,不過表現形式更加靈活。”董秀成表示,將來國內改革方向應該也是干預形式越來越靈活,行政干預越來越少。”

  在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也曾經歷長達半年多的持續走低,當時國內成品油消費稅連續上調了三次。為什麼這次沒有啟動調稅這種干預形式呢?對此,董秀成表示,這次沒有運用稅收可能更多是時間上準備不足,並不代表將來不會再上調消費稅。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也認為,這次調價只是延遲調整,具體時間點和幅度存在不確定性。不排除後期汽柴油消費稅進一步上調的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