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制藥企業 > 正文

字號:  

華夏醫療展開行業並購 將收入8家醫院逾90%股權

  • 發佈時間:2015-12-03 08:08: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僅僅停牌一天,12月2日早間,華夏醫療(08143,HK)宣佈復牌,同時還發佈一份有關收購的公告。

  公告顯示,華夏醫療與港峰企業發展訂立了諒解備忘錄,擬收購港峰企業發展相關的卓煒投資及百德投資發展全部已發行股本,預期代價不超過12億港元。記者注意到,該標的公司正在進行重組,其將收購位於哈爾濱、齊齊哈爾、貴陽、北京、天津、瀋陽及重慶8家醫院逾90%的股權。

  目前,在醫療並購大潮中,不少企業盯上了民營醫院。業內認為,我國醫療資源較為短缺,供給遠小于需求,市場上雖然有大量的民營醫院,但普遍水準不高,市場遠遠沒達到飽和,因而市場格局還未形成,相應的並購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民營醫院需求增加

  華夏醫療主要從事綜合性醫院服務及藥物批發、分銷及藥物零售連鎖店業務,目前分別在重慶市、嘉興市及珠海市運營3家綜合性醫院。

  華夏醫療在公告中表示,針對此次收購,公司或以配發新股份、發行可換股債券,或發行承兌票據等方式支付。發行價或初步轉換價將不超過每股0.9港元,較前收市價每股1.10港元折讓約18.18%。

  對於此次收購,華夏醫療解釋稱,鋻於目標公司的8家醫院位於不同省市,可能收購事項將為本集團快速擴大醫療業務及擁有廣泛地理覆蓋之良機;董事認為,可能收購事項將可令本集團把握下一輪醫療行業改革之機遇且符合本公司及其股東之整體利益。

  來自華夏醫療方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我國有約2.64萬家醫院,其中約1.33萬家為公立或政府擁有之醫院,1.31萬家為民營醫院,民營醫院佔我國醫院總數約50%。與2014年的醫院數量相比,到2015年5月底,公立或政府擁有之醫院數量減少64家,而民營醫院數量則增加1487家。

  “鋻於醫療行業之高增長率及醫療業個人開支增加,董事預期,對民營醫院之需求將會繼續增加。”華夏醫療方面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華夏醫療董事會方面尚未就上述可能收購事項訂立具約束力的協議。因此,這一收購事項最終會否進行還不確定。

  民營醫院興並購潮

  在業內,復星醫藥(600196,SZ)是較早進入醫院的上市公司。2011年,其便收購了合肥的濟民腫瘤醫院和岳陽廣濟醫院,開始涉足國內醫院市場,隨後還陸續收購了和睦家醫院、佛山禪城醫院等。上個月,千足珍珠(002173,SZ)以15億元定增收購3家民營醫院各100%股權事項獲證監會通過。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包括恒康醫療康美藥業信邦制藥等數十家上市企業均在近兩年積極開展了民營醫院並購事項。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記者,資本要求投資回報率高,週期長些並無太大影響,而投資民營醫院正好符合。

  目前,對於發展民營醫院,政策的支援力度正在逐漸上升。進入2015年,利好政策亦頻頻頒布。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指出,未來,民營醫院還會持續高速發展的狀態,而資本的介入在加速其發展的同時,也會對民營醫院進行整合,市場集中度將會有很大的提高,行業會出現一批龍頭企業。“民營醫院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醫護人才不足、管理混亂、醫療品質低、醫療事故頻發,資本進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這一局面,通過加大對醫療人才和技術的投入來提高醫療水準。”

  史立臣表示,目前,針對民營醫院的並購還未達到高峰期。“國家在推行縣級醫院和城市公立醫院的改革,這個時候大概會有三分之一的縣級醫院和城市公立醫院拿出來進行股份改造,之後這種並購規模會一下子擴大,估計明年的下半年高峰點就要來了。”

  郭凡禮表示,目前參與相關並購的主要是醫藥企業、醫療企業、保險公司以及一些地産企業,隨著網際網路向醫療産業延伸,將會有更多大佬參與進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