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心臟病救命藥“魚精蛋白”將恢復正常供應

  • 發佈時間:2016-05-06 09:12:58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陳海波  責任編輯:吳起龍

  “網聞”回放

  近日有媒體報道,全國多地出現了“救命藥”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短缺現象。這種心臟外科手術的必備藥每支價錢只有十幾元,但很多醫院卻無藥可用。有人認為,這是在為漲價做準備。

  廉價且臨床必備的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為何會短缺?真的是商家為了漲價做準備嗎?5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5年前曾出現短缺,目前只有兩家企業生産

  據了解,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以下簡稱魚精蛋白)是一種抗肝素藥,用於因注射肝素過量所引起的出血。很多心臟外科手術需要切開心臟,血液一旦引出就會凝固,通過注射肝素可以避免該問題,但會造成出血。魚精蛋白的作用就在於防止出血,因此在心臟外科手術中至關重要。而且,臨床中現在沒有替代藥品。

  記者梳理公開報道發現,目前,廣州、海口、昆明、成都、南京等地的一些大醫院確實出現了魚精蛋白短缺,或者庫存僅供維持暫時使用的情況。

  事實上,魚精蛋白短缺現象5年前就曾出現過。2011年,全國多地出現魚精蛋白短缺,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關注。原衛生部回應,按照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遴選一批企業定點生産。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協調本市企業恢復生産並提升産能,最終確保了本市用藥急需。

  導致魚精蛋白短缺有諸多原因。據一家魚精蛋白原料供應商介紹,魚精蛋白是從深海魚類的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種鹼性蛋白質硫酸鹽。根據目前技術,只能從魚類精子中提取,不能化學合成,所以限制了産量。此外,海洋污染、魚類資源的減少等,造成魚精蛋白原料供應減少。

  除了原料供應,還有價格原因。中國醫藥大學醫藥價格所所長常峰解釋,魚精蛋白的價格長期維持低價,多年沒變過,影響了生産企業的積極性。

  記者從食藥監總局藥品註冊系統了解,目前全國只有兩家企業有生産魚精蛋白的資質,即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和北京悅康凱悅制藥有限公司。

  藥典標準修改致供應減少,6月初將恢復正常供應

  難道日前的短缺真的是為了漲價嗎?

  對此,常峰向記者表示,此次魚精蛋白短缺有其特殊性。“2015年,新版中國藥典對魚精蛋白的標準作了修改,如新增了旋光度檢查項,提高了魚精蛋白的生産要求,導致此前生産的很多魚精蛋白由合格變成了不合格,不能投入市場,魚精蛋白的供應瞬間減少。”他説。

  事實上,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魚精蛋白標準變化帶來的問題。2016年3月24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佈告示,擬修訂2015年版中國藥典中的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藥典標準,刪除原標準中的旋光度檢查項。4月29日,食藥監總局批准了藥典委《關於修訂魚精蛋白標準的請示》。

  同時,上述兩家生産企業已開始行動。據記者了解,上海第一生化已經安排生産,預計5月底投放市場。北京悅康已採購原料,但在檢驗設施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備,預計6月初投放市場。兩家企業首批合計供應50萬支到60萬支,能夠滿足臨床需要。

  此外,國家衛生計生委藥具管理中心4月29日發佈《2016年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藥品定點生産企業招標公告》,決定對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等8種短缺的臨床必需藥品進行定點生産,由工信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改委、食藥監總局聯合與藥品生産企業進行談判,通過招標選擇生産企業。

  “有的地方已開始招標工作。比如福建,2015年魚精蛋白的中標價格是每支22元。”常峰説,相比於以前,魚精蛋白的價格確實有了提高,這會使企業的積極性也得到提高,會有更多企業來生産魚精蛋白,降低供應短缺的風險。

  短缺藥品預警機制須完善,已納入今年醫改重點任務

  近年來,類似魚精蛋白廉價藥品短缺現象並不罕見。據一項對全國40余家三甲醫院臨床用藥情況的抽樣調查顯示,國家和地方增補的基本藥物有500多種,其中342種短缺。

  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韓晟指出,目前,我國的藥品短缺預警機制還不太完善,很多時候到了臨床才發現藥品短缺。他建議儘快完善短缺藥品的預警機制和應急體系。第一時間從藥品生産和流通環節就能監測或預判到藥品短缺情況,然後通過定點採購和定點生産方式,增加市場供應。“這才是長久之策。”他説。

  相關部門也已開始行動。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今年我國將強化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和預警,以省為單位選擇若干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作為短缺藥品監測點,並推動建立常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