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暫未發現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不排除輸入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2-05 09:41:53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汪丹  責任編輯:吳起龍

  市疾控中心昨天通報,截至目前本市尚未接到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報告。但北京與出現寨卡病毒的國家存在人員往來,不排除有寨卡病毒輸入風險。日前,國家衛計委下發第一版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要求存在輸入風險的地區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提高寨卡病毒早期診療能力。

  市疾控中心通報,根據監測,今年1月1日至1月31日,全市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9種9073例,死亡25例。乙類傳染病報告數比前一月下降16.03%,位居前五的病種依次為肺結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痢疾和猩紅熱;丙類傳染病報告比前一月上升56.62%,位居前三的病種為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和手足口病。其中,手足口病報告病例下降了62.80%、流行性感冒上升766.56%。

  2014年以來,美洲多個國家相繼發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歐洲、亞洲、大洋洲也有輸入病例報告。現有證據顯示,新生兒小頭畸形可能與孕婦感染寨卡病毒有關。

  據市疾控中心透露,截至目前,本市尚未接到H7N9、H5N6等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也未接到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報告。市疾控中心提醒,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國際交往頻繁,與曾經或現在有寨卡病毒傳播證據的國家存在持續人員往來,因此不排除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輸入的風險。不過,本市目前正處於冬季,不是相關蚊媒繁殖季節,蚊蟲密度較低,即使有寨卡病毒輸入,其輸入後進一步擴散的風險也較低。

  市疾控中心提醒,春節期間,市民尤其是孕婦出境旅遊,儘量不要去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高發的國家,如果旅遊,需做好蚊蟲叮咬防護,以免被感染。

  依據國家衛計委下發的《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根據監測,我國與傳播寨卡病毒有關的伊蚊種類主要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佈于海南省、廣東雷州半島以及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州、德宏州、臨滄市等地區;白紋伊蚊則廣泛分佈于我國河北、山西、陜西以南的廣大區域。

  國家衛計委要求各地,特別是與疫情發生地有人員往來的口岸地區衛生計生部門,高度重視寨卡病毒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準備工作,加強與口岸衛生檢疫、交通等部門的溝通與聯動,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同時,培訓醫務人員掌握診斷與鑒別診斷方法,提高寨卡病毒病早期識別和診療能力。廣東、海南、雲南等重點省份要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及時、有效開展滅蚊工作,降低蚊媒疾病傳播風險。

  名詞解釋

  寨卡病毒

  主要由蚊媒傳播,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後再通過叮咬的方式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另外,寨卡病毒還可通過母嬰、血液和性傳播。臨床症狀包括發熱、皮疹(多為斑丘疹)、關節痛、肌肉痛、結膜炎等。感染病毒後,約80%的人為隱性感染,僅有20%的人出現上述臨床症狀,一般持續2至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見。少數感染者會出現神經系統和自身免疫系統並發癥,尤其是孕婦感染後可能會導致新生兒小頭畸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