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食藥監總局:128家企業撤回199個藥品註冊申請

  • 發佈時間:2016-01-22 07: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金喆  責任編輯:吳起龍

  史上最嚴的整治風暴再次在制藥圈刷屏。

  1月20日晚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在官網發佈《關於128家企業撤回199個藥品註冊申請的公告》。

  據每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184種藥品主動退出註冊申請大名單,佔待批總數的八成以上。

  醫藥創投企業高特佳投資集團副總經理胡雪峰對記者表示,國家嚴抓藥品臨床數據造假,短期內會使新藥上市數量出現斷層,從長期來看,門檻提高會增加研發的時間和投入成本,以臨床前或藥物研發階段的産品為目標的並購將增多。

  企業主動撤回佔77%

  這場始於2015年7月底的手術刀式的核查風暴,讓不少藥企臨陣撤離,每天都有新的藥品名稱在食藥監總局的新藥註冊排隊名單上消失。

  1月20日晚間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2月31日到2016年1月20日,又有199個藥品主動退出申請。

  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在近日召開的會議上通報,截至2016年1月12日,撤回和不通過藥品合計1151個,佔自查核查總數的80%,其中企業主動撤回佔到77%,剩餘待核查項目273個。

  “這次通報的撤銷數量又比前幾天多了30多個,接下來應該還有企業會主動撤回。”江蘇某大型藥企中層管理人員李先生對記者表示,核查風暴清理了擅自改變工藝、臨床數據造假等潛規則,現在企業主動撤回是明智之舉,可以把需要補充的數據和臨床試驗完善後再提交。

  投入成本成為企業考量是否繼續申請的因素之一。據了解,一家企業平均一個品種的研發投資都在300多萬元以上。以 華潤雙鶴 為例,其在新藥高滲氯化鈉右旋糖酐70注射液上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1370.13萬元。

  亞太藥業表示,將會對撤回的臨床價值和市場前景做進一步評估,然後確定是否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目前來説,藥企必須適應這種變化。畢井泉強調,加強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要成為常態,凡是待審評上市的藥品必須逐一開展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下一步,食藥監總局將對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的核查建立長效機制。

  將加速國內仿製藥洗牌

  註冊門檻提高,與之而來的便是研發投入成本上升。最新的《藥品、醫療器械産品註冊收費標準》顯示,國産新藥註冊費標準從原來的3.5萬元上漲到62.4萬元;進口藥從4.5萬元上漲到96.9萬元。

  “如果是擔心品質有問題的藥企,還需要額外進行補充試驗數據、臨床研究,重新申報對藥企來説成本將大幅攀升。”李先生認為,在仿製藥産能嚴重過剩的局面下,一些不堪重負的中小企業寧願之前的投入“打水漂”,索性放棄接下來的申請。

  食藥監總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排隊申請的註冊名單裏,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就有17家企業申請,其中10家已撤回申請。現實情況是,這一治療高血壓的藥品在全國範圍內已有超過59家藥企擁有65個生産批文。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批仿製藥申請退潮後,2015年化藥新藥申報受理數量首次超越仿製藥。

  “這次改革短期內肯定是利好國外原研藥,但也會加速國內仿製藥洗牌。”胡雪峰表示,國家在要求企業自查臨床數據時,也對仿製藥提出推進品質一致性評價工作。如果一致性評價全面實施,一些有幾十甚至上百家企業生産的品種將面臨大考。

  胡雪峰進一步指出,一個藥品的生物等效性受試者需要20~30例,費用至少在200萬~300萬元,一些無法承擔高額成本的企業只能放棄生産。“提高仿製藥整體水準,不論對企業還是行業來説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企業需要從技術工藝、廠房設備、原輔材料全方面投入改革,大企業應該能承擔下來,小企業壓力就很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