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5部門針對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出臺措施

  • 發佈時間:2015-11-09 07:29:0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白劍峰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針對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出臺措施

  控制醫療費用 減輕就醫負擔(政策解讀)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出臺《關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

  費用控制的階段性目標是:到2016年上半年,各地結合實際合理確定並量化區域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定期公示主要監測指標,初步建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監測體系,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到2017年底,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制監測和考核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參保患者醫療費用中個人支出佔比逐步降低,居民看病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

  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指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醫療費用上漲較快。同時,醫藥費用結構和增長情況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包括城市公立醫院的費用在醫藥費用總量中佔比較大,醫療服務量尤其是住院服務量增長較快,藥品、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醫用耗材收入佔比較高等。

  為切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確保醫保基金可持續,增強深化醫改的綜合成效,國家出臺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指導性文件。

  《意見》指出,採取醫療費用控制綜合措施,主要內容包括:

  規範醫務人員診療行為。推行臨床路徑管理,採取處方負面清單管理,落實處方點評、抗生素使用、輔助用藥、耗材使用管理等制度。加強中藥飲片合理應用監管,建立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促進合理用藥。建立對輔助用藥、醫院超常使用的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等的跟蹤監控制度,明確需要重點監控的藥品品規數,建立健全以基本藥物為重點的臨床用藥綜合評價體系。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明碼標價和醫藥費用明晰清單制度。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醫院的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等業務收入掛鉤。

  強化醫療機構內控制度。加強預算約束,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對醫院預算進行審核。強化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探索建立醫療機構成本資訊庫。加強資訊技術手段的運用,提高公立醫院病案、臨床路徑、藥品、耗材、費用審核、財務和預算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水準,控制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嚴格控制公立醫院規模。合理把控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嚴禁擅自增設床位。嚴格實施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加強使用評價和監督管理。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嚴格控制建設標準。

  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價格。實行藥品分類採購。對臨床用量大、採購金額高、多家企業生産的基本藥物和非專利藥品,發揮省級集中批量採購優勢,由省級藥品採購機構採取雙信封制公開招標採購。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産藥品,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價格談判機制。加強對藥品價格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實施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鼓勵採購國産高值醫用耗材。嚴厲查處藥品耗材購銷領域商業賄賂行為。

  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對統籌區域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及其所有病種全面實行支付方式改革。強化醫保基金收支預算,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服務單元等複合型付費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鼓勵推行按疾病診斷相關組付費方式。完善並落實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談判機制,動態調整支付標準,強化品質監管。充分發揮各類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行為和費用的調控引導與監督制約作用。在規範日間手術和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日間手術和醫療機構中藥製劑、針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範圍。對高額藥品和耗材進入醫保目錄庫進行嚴格的經濟學評價及審查。綜合考慮醫療服務品質安全、基本醫療需求等因素制定臨床路徑,加快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到2015年底,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地區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蓋區域內所有公立醫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達到公立醫院出院病例數的30%,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於100個。

  轉變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合理調整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通過降低藥品耗材費用和加強成本控制,留出空間用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切實落實政府對公立醫療機構各項投入政策,保證醫保基金按規定及時足額結算,促進醫療費用結構合理化。公立醫院藥品收入佔醫療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下降到30%左右。

  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和佈局,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合理確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完善分工協作機制。以患者為中心制定分級診療規範,綜合運用行政、醫保、價格等多種措施,推動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引導患者合理就醫,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整體效益。在統一品質標準前提下,實行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三級公立醫院要逐步減少和下沉普通門診服務,實現普通門診佔比逐年降低。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不足及薄弱地區的中醫醫院應區別對待。

  實施全民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加強慢性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實施全民健康促進戰略,從源頭上控制患病率和醫療費用增長。

  《意見》要求,建立相應的考核問責機制。將控費目標實現情況與公立醫院基建投入、設備購置投入、重點學(專)科建設投入、財政撥款預算安排等掛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