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智慧醫療”樣本的“孤島”困惑

  • 發佈時間:2015-08-19 09:09: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醫院內部實現了一卡通,患者卻還得持多張卡就醫;電子病歷實現了移動化,每月卻仍要複印紙質病歷一大車;在所在省份率先實現支付寶“未來醫院”和微信全流程接入,廣大醫保用戶卻無法享受移動支付的便利……近年來,華中地區某醫院投入6000多萬元構建“智慧醫療”示範體系,卻面臨“智慧孤島”的困惑,患者使用率始終不高。對此,有醫院負責人認為,推進智慧醫療最大的障礙是政策壁壘。

  “智慧試點”成“智慧孤島”

  據統計,實現“智慧醫療”後,華中地區某醫院患者一次就醫排隊次數平均減少三次,節省一半時間。然而,由於醫保必須刷卡、輸密碼才能結算,佔病人總數60%以上的醫保病人無法享受醫院接入微信、支付寶帶來的便利。

  不辦就診卡,用身份證、社保卡和居民健康卡就可直接看病,手機打開微信或支付寶,足不出戶預約掛號、繳費,查詢檢驗報告、電子病歷和費用清單;病房裏,患者可用電視、手機和平板電腦繳費、查詢費用清單甚至訂餐,醫護人員用專用平板電腦、手持終端設備移動查房,隨時隨地調閱病歷、準確定位病人身份、開具和核對醫囑。

  在該醫院看病,患者正感受著“智慧醫療”帶來的全新體驗。該院負責人説,醫院已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共接入了數十個資訊系統,建立了一個系統整合平臺,打通院內數據,讓龐雜的資訊系統擰成“一股繩”,實現電子病歷應用、智慧病房、智慧門診等;下一步還要建立醫療服務評價體系,對醫護人員的服務進行打分排名,增強醫患互動。他認為,除了診斷、治療,其他都可以放在網上做。

  此外,醫院探索了多卡融合的辦法,病人用不同的卡來看病,都通過身份證號對應的系統號,把健康檔案相關資訊整合在一起。但一張卡、一份電子病歷只是醫院內部的融合,一齣醫院大門就行不通了。該負責人説,人社部門有社保卡,衛計委推居民健康卡,新農合還有新農合的卡,每個醫院又有各自的就診卡,每種卡都自成系統。

  電子病歷記錄了患者就診的全部資訊,提供了超越紙張病歷的服務,可以滿足醫療、法律和管理需求,便於醫療資訊共用。但該醫院電子病歷雖實現了醫院內部的共用和移動化,卻得不到一些主管部門的認可。該院負責人説,比如醫保部門仍然需要醫院提供紙質病歷複印件,醫院每個月複印的病歷有一大車,每年用於住院病人列印病歷的硒鼓費就要100多萬元。

  “難的不是技術,而是體制機制”

  “資訊共用難在哪?難的不是技術,而是體制機制。”某地網際網路資訊主管部門負責人説,體制機制的背後不乏部門利益在作祟,“都只想著用別人的數據,卻不肯把自己的數據共用給別人。”

  上述醫院的“孤島”困惑,實際上是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普遍存在的難題。北京市2000多萬人口,各大醫院卻發放了1億多張就診卡,每個醫院都有自己的就診卡。人社部和衛計委分別制定了社保卡、居民健康卡的標準,醫院要採購兩套機器、系統。業內人士表示,人社部希望全國看病、異地結算,衛計委推行“一卡通”也是希望資源共用,但基層去協調部門間開放數據庫可謂難上加難。

  上海一家醫院院長認為,智慧醫療最大的障礙是政策。我們一方面説病歷電子化,但同時還要列印和簽名;移動端支付後,一定要去窗口列印紙質發票;醫生將處方發到藥房,但是還需要紙質版。財務規定、稅務規定、審計規定是無紙化的“三大關卡”。

  上述某地網際網路資訊主管部門負責人認為,部門之間往往以“安全”作為資訊封閉的藉口,但安全問題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問題。“你是怎麼保證自己安全的,就把同樣的技術、同樣的管理體系運用到所有的系統上,不就可以有效防範了嗎?”

  多家醫院負責人認為,智慧醫療就是要打破各個醫院的資源封閉,實現基於電子病歷的資訊共用,在一個地方拍了片子,不需要到另一個地方重拍。大城市範圍內要提供一個公共平臺,能整合不同醫院以及各部門的涉醫資訊,打通醫患聯繫,産生大數據,並將數據整合、挖掘,在此基礎上進行干預、分析、治療,讓數據活起來。

  行業資訊壁壘亟待打破

  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關鍵,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再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數據支撐下走向“智慧化”。城市集中的數據庫是發展趨勢,各委辦局的“資訊煙囪”最終都應集中、打通。

  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共用數據中心。業內人士認為,一些省會大城市的醫院有市屬、省屬也有部屬的,還有部隊醫院、企業醫院,很難協調。要讓地方數據互通,首先部委應建立共用、互聯的數據中心。這需要自上而下,用績效考核、問責等強制手段強力推進。

  廣州市衛計委負責人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一套關於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管理辦法,對如何採集、使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資訊予以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撐,使其在日常醫療活動中發揮更大效用。

  探索建立數據交易市場和平臺,讓數據流動起來。華中地區一位幹部坦言,數據是很值錢的東西,下面一個單位利用一部分數據資源,就搞到了幾千萬元的貸款。“數據是一個部門最重要的資源,是戰略資源,怎麼可能白白拿出去給別人用呢?”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時代變幻看數據,得數據者得未來,從資訊時代到數據時代,數據開放、流動是關鍵,交易平臺是核心;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可探索建立大數據交易所,培育數據市場,打破行業資訊壁壘,優化提高生産效率,深度推進産業創新。

智慧醫療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海虹控股 43.40 10.01%
2 東軟集團 15.94 10.01%
3 潤欣科技 15.21 9.98%
4 理邦儀器 8.05 7.48%
5 數字政通 17.76 6.9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千山藥機 12.35 -8.52%
2 爾康制藥 7.11 -6.08%
3 信邦制藥 8.91 -3.57%
4 神思電子 21.68 -3.30%
5 衛寧健康 11.99 -2.4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