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小孩看病爆棚 多建兒童醫院未必能解決看病難

  • 發佈時間:2015-06-30 16:58:3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在目前的環境下,主要是通過培養和提高兒科醫生的社會地位來解決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也在不斷進步,但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卻仍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一直為認們所詬病。而在當今獨生子女盛行的大社會環境下,相對於大人看病難問題,小孩看病難的問題更嚴重,影響更寬廣。“小孩看病爆棚,一號難求,等幾個小時看不到病”、“大醫院兒科人滿為患”、“兒科醫生護士人手不足”、“兒科醫生被打罵”等消息不斷地出現在各類新聞報道中,小孩看病難,兒科醫生短缺、不被尊重等問題亟需尋求解決之道。

  有人建議説,通過多建立一些兒童醫院來解決兒童看病難的問題,畢竟現有的兒童醫院數量相對來説是不足的。無可否認,兒童醫院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現有的制度下,兒童醫院是難以盈利的。多建兒童醫院的初衷和願望是美好的,但是關鍵是政府的意願。如果政府不支援、不投入,一切都是泡影。所以,在目前的環境下,解決兒童看病難的關鍵不是建立多少兒童醫院,而是通過培養和提高兒科醫生的社會地位來解決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兒科醫生短缺受很多因素制約,其中最主要的是支付制度的影響。有人認為應該通過大幅提高兒科醫生的工資來招攬人才,但這只是表像而已。兒科醫生與其他科醫生的價值沒有真正體現是鐵一般的事實,是“以藥養醫”的政策所造成的。若醫生的收入與自身看病的品質或次數相關,兒科醫生與其他科相比,付出與收入比沒有多少的差別,兒科醫生就會根據市場的需求自動調節。實現支付制度的改革,可以緩解兒童醫院看病難的問題。當醫生收入不與“創收”掛鉤,醫生不管在一個地區的大醫院還是小醫院,都一樣可以體現自身價值。也只有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才不會按下了葫蘆起了瓢,只有醫生的價值能夠體現在知識、經驗與療效上,醫學的本質才會回歸!

  大力鼓勵社區醫院的建設,有利於大醫院病號的分流,這也是解決兒童看病難的措施之一。不過要重視對基層醫護人員的職業培訓。在我國,兒科醫生的學歷和教育都是參差不齊的,好的醫生一般在規範培訓的時候就被大醫院留住了。再者,基層醫生的培養門檻較高,越是基層就越難得到好的機會,幾乎很難做到基層醫生培養人人收益。而且,進修培訓最主要的還是看參培醫生的悟性,因為大醫院非常忙,而老師就更忙了。

  當然,最直接有效緩解兒童看病難的辦法就是家庭成員學習掌握兒童常見病的症狀和治療。兒童最重要的保護神是家庭,家庭成員必須要有一定的養育知識。現在的年輕父母以及他們的父母在育兒方面的知識十分貧乏,嚴重點説是,既不會育,也不善於養。但奇怪的是,這些父母和長輩們又總是認為醫生不是為他們的兒孫採用最好的方案,或者認為醫生沒有足夠重視小孩的病情等等。這些的懷疑和不信任,使兒科醫護最容易受到心靈的傷害。因此,無論是從患方來説,還是從醫方來講,掌握一定的兒童護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最基本的知識是如何認識小孩發燒?如何認識小孩腹瀉、嘔吐?這是兒童最常見的症狀,而這些症狀很多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小常識判斷出來。因為,兒童與家庭成員的生活、學習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家長與學校老師應該有責任善於觀察與處理。

  關心兒童就是關心祖國的未來,兒童的身心健康與否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未來興衰,世界是屬於他們的。在此,大聲呼籲國家能免費提供每個兒童一年一次的健康體檢,讓每個兒童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廖新波(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 網名:醫生哥波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