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三公經費支出降12億 醫療等項目沒花完預算

  • 發佈時間:2015-06-29 08:36: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程姝雯 商西 吳斌 蔣伊晉  責任編輯:謝淩宇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日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2014年中央決算報告。

  三公經費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日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2014年中央決算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中央行[微網志]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實際支出58.8億元,比預算少花12.7億元,五年來減幅最大。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教育、科技、醫療等主要項目支出都沒花完預算安排的資金,國防支出8082 .88億元,完成預算的10 0 %,公共安全支出2120 .27億元,超過預算3.4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2014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58 .8億元,比預算數減少12.7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減少3.56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支出減少5 .28億元;公務接待費支出減少3.87億元。

  這是國務院連續第五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央部門三公經費支出情況。2011年6月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0年中央財政決算時,首次將三公經費納入報告。當年一些中央部門還首次公開本部門的三公預算。五年來,國務院一直履行“約法三章”,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總規模只減不增。從實際支出看,2014年中央部門三公經費比2010年少花近40億元。其中,公務接待費壓縮最多達56.7%,公車費也砍掉近半。

  相比之下,因公出國(境)經費五年來減少幅度較小,而且是唯一沒有“連年遞減”的項目,2011年、2012年均比2010年花得多,今年安排的預算執行數也比去年決算執行數多。對此,財政部預算司解釋,主要是受出訪任務增加、參加國際賽事等因素影響。

  三公經費多少合適如何衡量?

  專家建議能少花就少花,不能省還是不省

  三公經費到底多少才是合適的,如何衡量?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一名委員表示,控制三公經費,有利於解決大吃大喝、公款消費、揮霍浪費等問題,但近年三公經費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對三公經費應正視其正面作用。部門單位要運轉,公職人員要履職,就會有開支,關鍵在於三公經費必須“編得有根據,花得有道理,用得有效率”,公開透明,接受監督。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趙雲旗説,三公經費減到什麼程度,科學標準就是職能與每人平均費用相匹配,不是該花的錢不花,而是遵循節約原則,能少花就少花,不能省還是不省。

  “關於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幾乎每年審計都會有問題,但為什麼會出這樣的問題?制度問題還是管理問題,或是個別人的行為問題?”在審議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提出疑問。方新説,應將科研事業單位的科研用車與政府機關公務用車區分開,如中科院有1000多個野外臺站,必須要有車,而且要有比較好的車,能不能列支到科研裝備或業務用車?公務接待方面,中科院每年接待8000名外賓的費用,不單吃飯,國內旅費、住宿等包括在內,能不能將國際科技交流同一般的公務接待分開?

  當前中央三公經費支出58.8億,究竟是多是少?有專家指出,當前一些三公經費含在其他類目裏,編制本身不夠科學。趙雲旗表示,從當前三公經費公開的情況看,公眾不太容易了解一個部門多少人,辦多少事情,很難評價或衡量三公經費支出是否合理,是否高效,只能希望政府經費越少越好,成為一個低成本的節約型政府,這種要求可以理解。目前有些地方已開始嘗試曬出更細賬本。如四川巴中市白廟鄉公佈每筆接待費的去向,細化到每頓宴請功能表,一些地區曬出三公經費的清單。目前中央及各地三公經費公開,一時還達不到很具體的程度,但應該向更公開透明的方向走,“公開得越細越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